第498章:曾经的哥德堡号

1745年、1746年,可以被打捞的货物被打捞上来。1745年11月28日,30吨茶叶和80包丝绸锦缎和各式瓷器被拍卖。19世纪中叶,由于船体的老橡木颜色变黑,适合做家具。一些潜水公司尝试打捞这些价值不菲的硬木。

1906年至1909年,小詹姆斯?凯勒在一个足球场的区域内至少打捞出4300件瓷器。早期的打捞报告中还提到了茶杯和“鸡蛋壳那么薄”的茶托,但数量较少。1986年,贝瑞特?瓦斯特费尔德和她的丈夫组织了挖掘和分析工作。

6年内,共挖掘出50万件,重约6吨的瓷器碎片,其中包括500余件完整的瓷器。

“很多当地小公司很热情,但大部分大公司则比较谨慎。”1992年10月,“哥德堡”号打捞工作领导安德斯瓦斯特费尔德提出打造全尺寸“哥德堡”号仿古船的设想。主席威特格仁同意了这个建议。1993年,詹?埃李克?尼尔森成为执行管理委员会的一员。

詹?埃李克?尼尔森说,这个项目就是为了实现工业上、贸易上和文化上的多重目标。通过建造这艘船,我们使几乎消失的风帆制造工艺和木材处理工艺重现生机,我们保证归航时不会再次触礁。“特拉诺瓦”在拉丁语里的意思是“新地”。

“哥德堡“号仿古船的建造场地位于哥德堡的旧埃夫斯堡船坞。该船坞原建于沿河岸填土而成的新陆地上。

“哥德堡”号正停泊在珠江河口——老虎嘴的几座小岛之间。水手们把炮门打开,新鲜空气终于吹进到炮舱。船员们期盼已久。他们都在忙着打扫和清洗甲板。人们都在期待着瑞典国王夫妇的到来。

2005年10月2日,哥德堡的天空蔚蓝如洗。

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三号即将起航远赴中国。

早上9点钟,戴着绿色贝雷帽的警察们在为“哥德堡”号站岗巡逻。“哥德堡”号此行共有专业船员20人,见习船员60人。年龄最小的见习船员瑞典姑娘苏珊娜只有17岁。

“哥德堡”号开始建造那年她才刚刚5岁,因为在中学期间具有帆板和冲浪而被破格选中。

“哥德堡”号中国之旅将有两任船长轮换。第一任船长负责从瑞典到南非,第二任船长负责从南非到中国。上午11点,码头上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前来送行的哥德堡市民。下午4点,“哥德堡”号驶到了哥德河的入海口。

2006年1月18日,早暴风让船员们不得不过急地把前上桅最高帆启帆了。更不幸的是,两条帆脚的上升索被遗忘在一边没有被放松。这让一码的综合负载还有帆都压到前推器上,那是两条上升索绑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