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1895年的遗书公开后,引起热烈的争论。有人批判诺贝尔身为瑞典人却把瑞典的财产分给世界各国的人士,这种行为实非爱国的表现;有人质疑评选者可能有受贿之虞,无法达成任务。
也有人认为挪威和瑞典关系紧张,却由挪威国会议员组织委员会来颁发和平奖是值得怀疑的;加上遗嘱以事实上未存在的基金会为继承人,且其钜额遗产分散各国,由完全不同的法律所管辖等问题,遗嘱的主要执行人拉古纳?梭鲁曼动员各国的财政、科学、法律专家来清理遗产及解决纠纷。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诺贝尔的二哥柳都别克家族成员的支持下,诺贝尔基金会成立,并于1900年6月29日由瑞典政府核准基金会的组织章程,以及瑞典各机关颁奖之各项事宜。
总之……
诺贝尔毕生致力于科学发明的实用普及,死后都把自己全部财产捐献出来成立了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这种精神值得赞叹。
还有,诺贝尔是位崇尚科学的人、是个有文学企图心的热情读者。
诺贝尔不愧是一位19世纪典型的、极赋天才的发明家,他的发明似乎更多地来自于其敏锐的直觉和非凡的创造力。
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
诺贝尔对金钱和财物并不贪得无厌,对旁人慷慨施舍,对发展科学大力援助,自己却生活俭朴,一生在艰苦中度过。他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物质文明财富,给人类留下了艰苦创业,不慕功利与虚名的精神。
诺贝尔不善言辞,爱好孤独且易于畏缩,所以对一般大众只将他视为战争与破坏工具的发明人而不多做辩解。
他喜欢思考,具有空想的诗人及梦想家本质、敏锐的洞察力及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憎恨战争,对炸药被转为军事用途而感到忧心。
总之,他的性格中有相当显着的对立性。
他对人生常保持着诗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