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
体长100~125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
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尾巴极短。驯鹿的身体上覆盖着轻盈但极为抗寒冷的毛皮。
不同亚种、性别的毛色在不同的季节有显著不同,从雄性北美林地驯鹿在夏季时的深棕褐色,到格林兰岛上的白色。主要毛色有褐色、灰白色、花白色和白色。
花色中白色一般出现在腹部、颈部和蹄子以上部位驯鹿的中文名字有点名不副实,因为驯鹿实际上并不是人工驯养出来的。
英文caribou是指分布于北美的野生驯鹿,而把分布在北欧,经过拉普人管理和驯养的驯鹿叫做reindeer。
驯鹿的个头比较大,雌鹿的体重可达150多公斤,雄性稍小,为90公斤左右。雄雌都生有一对树枝状的犄角,幅宽可达8米,且每年更换一次,旧的刚刚脱落,新的就开始生长。
就历史而言,鹿类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大约在200多万年以前,地质上称之为更新世后期,分布在欧亚大陆上的驯鹿曾是人类主要的食物之一。
那时的人类主要依靠捕食驯鹿吸取营养,维持了大约有几千年。所以,人类的祖先总是把鹿视为圣洁,赋予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西方也是如此,他们让鹿给圣诞老人拉车,给孩子们送礼物。
真正意义上的驯鹿为北欧拉普兰人和中国北方鄂温克人驯养的驯鹿,但在中国已经不会有野生的驯鹿了,在北方广阔的森林中,再也不会响起鄂温克人召唤驯鹿时敲响桦皮桶的声音了。
驯鹿体型中等,头体长120-220厘米;肩高87-140厘米;雄鹿角长度52-130厘米,雌性鹿角长度23-80厘;重量60-318千克。
雌雄都具角;角干向前弯曲,各枝有分杈,雄鹿3月脱角,雌鹿稍晚,约在4月中、下旬。
驯鹿头长而直,嘴粗,唇发达,眼较大,眼眶突出,鼻孔大,颈粗短,下垂明显,无鼻镜,鼻孔生长着短绒毛,耳较短似马耳,额凹;颈长,肩稍隆起,背腰平直;尾短;主蹄大而阔,中央裂线很深,悬蹄大,掌面宽阔,是鹿类中最大的,行走时能触及地面,因此适于在雪地和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
仔鹿生后10天左右就开始生长初角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