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年,芬兰的代表获邀参加瑞典国王的选举。这个事件常被当作芬兰融入瑞典王国的表现。做为这个王国斯堪地那维亚的一部分,负担得起一人一马装备的权贵和自耕农组成绅士和贵族阶级,集中于芬兰南部。
位于维堡的堡垒保卫了芬兰的东境。瑞典和诺夫哥罗德于1323年签署了n?teborg条约,但这个条约并未长期遵守。1348年,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发动一场针对东正教异端的十字军,最后只使自己失去支持而丢了王位,这场十字军也失败以终。
瑞典与诺夫哥罗德的争端是为了控制波的尼亚湾北岸及芬兰东方savo人居住的荒野。诺夫哥罗德将那里视为渔猎的基地,且不满于西边天主教移民的缓慢渗透。
14和15世纪间瑞典和诺夫哥罗德彼此断断续续发生了一些冲突,但多数时间保持在一种不稳定的和平状态。既存的内部的紧张亦然。
1380年发生在瑞典的斯堪地那维亚部分的内战也波及到芬兰。
1389年,内战的胜利者玛格丽特一世将瑞典、丹麦、挪威三个王国全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此即卡尔马联盟。接下来的130年,瑞典的各个派系试图打破这个联盟。
芬兰也卷入了这场纷争,但在15世纪似乎是相对富裕的时期,期间人口增加、经济也有所发展。到了15世纪末,东部边境的情势越来越加紧张。
莫斯科大公国占领了诺夫哥罗德,向统一俄罗斯迈进了一步。1495年到1497年,瑞典和俄罗斯发生了战争,维堡的要塞遭到俄罗斯包围,根据当时的传说,该城是由神迹而拯救。
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瑞典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1637年到1640年和1648年到1654年间,芬兰总督countperbrahe伯爵在其任内,推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也兴建了许多城市。其措施常被认为有益于芬兰的开发。
例如在1640年,芬兰的第一所大学?bo学院成立于图尔库。芬兰语的圣经全书于也于1642年出版。
但重税和持续的战争及寒冷的气候(小冰期)使这个时期的芬兰农民度过了一段黯淡的时光。在1655年到1660年间的第二次北方战争中,芬兰士兵被调往利沃尼亚、波兰和丹麦作战。瑞典的政治体制也越加趋向君主专制。
瑞典王国于1638年到1655年还握有今日美国的德拉瓦和宾夕法尼亚地区作为殖民地。
其中至少有一半的移民为芬兰裔。
芬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被誉为“千湖之国”,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9万个,湖泊约8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