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心有魔,随遇而安

1792年8月10日,法国大革命的民众攻击法国杜乐丽宫时,786名瑞士雇佣兵组成的卫队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全军战死,无一生还。明知事无挽回,却向死而生,毫无迟疑的履行了自己保卫国王的职责。

而在这之前的1527年5月6日,在罗马,受雇保护教皇的瑞士近卫队为掩护教皇撤离与数倍与己的敌军死战,189名士兵中有147人战死,罗马教廷称赞瑞士雇佣兵“绝对忠诚“。

从此成就了瑞士雇佣兵的忠诚之名。

各国王室争相聘请瑞士士兵作为皇家卫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刚才所述的法国王家卫队中的瑞士分队。这座垂死狮子像(德语:l?wendenkmal)是一座负伤狮子的雕像,由丹麦雕塑家巴特尔?托瓦尔森设计雕刻而成。

在石像的上方刻有拉丁文“helvetiorumfideiacvirtuti”,意为“献给忠诚和勇敢的瑞士”。

下方刻字的第一行是“diexaugustiiietiiiseptembrisxcii”,表示惨剧发生的时间:1792年的八月十日和九月二、三日。狮子右前爪的两面盾牌上分别有象征瑞士的十字徽章和法国王室的香根鸢尾。

这是一座意在祈求世界和平的纪念碑,碑的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

看着面前这尊石狮苦痛的哀容,难怪马克吐温会说这卢塞恩的石狮是“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

1874年,瑞士宪法规定禁止国民接受外国军事雇佣,颁布禁令后的唯一特例是,允许志愿者加入以护卫教皇宫殿为职责的卫队。

从小就听说瑞士人“迈开左脚是公民,踢出右脚就是士兵”,前者是指瑞士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

而后者,虽永久中立、却全民皆兵的瑞士人的秉性由此可见一斑。

这一点和日本人的武士愚忠又好像有一些不同。二战时期,对于进入瑞士领空的飞机无论盟军还是德军,瑞士人一律是二话不说就开火。

虽然瑞士并不介入战争,但是至今,瑞士一直保持一支全民皆兵、全民动员的民兵制军队。每年要花费55亿美元作为军费,属于世界上最昂贵的军队之列。

18岁至42岁的健康男子每隔两年必须抽出3个星期时间到军队服役,服役人员也可选择一次性服役。

男子的总服役时间为260天,女性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可以持枪参加各项军事任务。这让我想起了以色列的女兵,但从建国那天起就资源困乏、战火不断的犹太国度和风光秀美、持久中立的瑞士不可同日而语。

感慨于中立也是需要前提的,除了精良的战备之外,最重要的是其令人生畏的精神和勇气!

所以说,这个狮子像,也是叶超最为喜欢的塑像之一。

如今得见真容,算是得偿平生所愿了。

叶超觉得自己得到小魔灯之前的自己,与这个狮子在某种精神上有些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