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你是雅士,喜欢品茗

不过,族行也不是一无是处。

丁尼生说过:眼睛见过的地方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这和现在流传很广的一句名言可以相互补充:眼睛见过的地方有多大,心就有多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现在的交通工具越来越便利了,旅行,变得非常容易。

说到旅行,叶超记得以前还在上学时,读过《徐霞客游记》,对他是佩服不已。

这位明代的旅行家,族行靠的可是一双脚呀,而且,又没听说他有什么高越的武功,或者特异功能。

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啊。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他曾经说过,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徐霞客生来有奇癖,很想外出探询名山大川的奥秘,而且想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但因为有年迈的母亲,不忍成行。

徐母心胸豁达,通情达理,与父亲的“志行纯洁[7]”比起来,母亲的“勤勉达观”对徐霞客的影响更直接,“弘祖之奇,孺人成之”,积极鼓励徐霞客放心远游。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终于正式出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从此,直到五十四岁逝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他,是一位旅行家,更是一位冒险家。

谁说中国没有冒险家,没有旅行家,徐霞客不就是吗?他增长了见识的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徐霞客游记》。

有句古老的谚语是这么说的:傻子在闲逛,智者在旅行。

其实,旅行不在于你走了有多远,而是在于你看到了多少,领悟了多少。要在旅行中得到快乐,首先,自己必须快乐。

不过,在看够了,走累了之后,就要唱起一道古老的歌谣了——哪儿也不如家。

现在,叶超就要回家了。

虽然,家里有一个唐茹的存在,但是,家人相视,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彼此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让家中每一个角落都洒满了欢乐,这里有至真至钝的爱。

树阴下的安逸,屋檐下的清闲,最美的风景在眼里,最好的书在心中。

总这,人无论你出去走了多远,都是要回家的。

叶超回家了,虽然现在他很有钱了,但他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没有去花天酒地,没有像外国富豪那样包下了几十位美女穿着比基尼环绕在身边,随时享用。

他甚至连别墅都没有换,依然住在十几年前,叶颖芝买给他的别墅里。

只不过,现原他在院子里养花了。

也不是说他有多喜欢花,叶超只是为了以后呆在家里时,不会让生活变得太单调。

当各种各样的花木被不同的供货商从四面八方送到叶超的门外时,叶颖芝和黎小夕都惊呆了。

唐茹手持酒杯走了出来,淡淡地笑着,绕有兴致。

她在揣摩着叶超有什么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