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四十五章 家居周边现可疑

官涯无悔 关越今朝 3260 字 11个月前

楚天齐回到楼上卧室,想了想,在手机上发出了一条短信。

过了一会儿,手机响了。

看了眼号码,楚天齐接通来电:“爸,说话方便吗?”

手机里是楚玉良的声音:“方便。说吧,什么事?”

“这几天咱家附近有什么异常吗?”楚天齐直接问。

“本来不想打扰你,既然你已经知道,那我就说一下。在四号那天,有三个环卫工人出现在别墅附近,刚开始没太注意,他们也没露马脚。但是时间一长,我就在楼上发现,那几人打扫卫生的动作很生疏,眼神也是飘忽不定。尤其那三人脸上没有任何体力劳动者的疲惫,双眼倒是贼光四射,显然不是善类。也就是在那天,我接收到了咱们的人提醒,知道他们也发现了端倪。

从那天算起,截止到现在,一共来过三拨人,共十人次。总的算下来,其实是六个人,有一个人每次都出现。尽管那家伙进行了化妆,但伎俩实在拙劣,我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事我没跟俊琦和你妈讲,但却没让他们独自出去,正好俊琦这些天在家里做课题,也没到党校,也省却了一些危险。

从那天发现可疑人员开始,我就对房屋和周边特别留了意。这几个家伙除了在周边转悠以外,并没有放置危险品,也没有其它危险举动。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他们绝不可能仅是为了转而转。另外,在整个房屋四周区域,我也做了一些其它报警措施。”楚玉良证实了此事,也讲了一些发现和安排。

“爸,你觉得这些人会是什么来头?”楚天齐又问。

手机里静了一下,传来声音:“具体什么来头,是什么人派的,这还有待进一步侦察。从他们出现的时机来看,我分析可能和你获得省级备选有关,这时间点不会是巧合,我觉得你应该多从这方面进行考虑。”

对于老爸的分析,楚天齐深以为然,其实他也首先想到了这点,也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大。他点点头,说:“爸,我会尽快揪出幕后黑手,您那里多照看着家里。”

对方轻声一笑:“放心,这些小儿科还入不了我的法眼。当然了,我也绝不会掉以轻心。倒是你要多加注意,尤其要注意其它的反常,这肯定不是孤立的事项。”

结束了和父亲的通话,楚天齐靠在床上,思索起来:这人到底是谁,究竟要干什么,还会有什么相关举动?自己要从哪些方面进行防范呢?

很快,楚天齐脑中现出几套防范措施,然后又对这些措施进行重组起来。

欢迎你!

?虽说尽量保持低调,尽量心态平和,但毕竟是大好事,楚天齐内心激动也不能完全平复,工作起来更是激情十足。

心情顺畅,时间便过得更快,几乎没觉着怎么过,可日子已经步入四月中旬。

这天上午九点,两省三市成员齐聚沃原市政府第三会议室,围绕打通定风山项目召开会议。现场诸人都是项目组重要成员,光是厅级干部就坐了二十多位,主管副省长也专门派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由楚天齐主持。

论职位,现场正厅就有七位;即使同为副厅,那十多位也比楚天齐资历老。不过楚天齐却是“总衔接”,虽然没有这么个官职,文件上也不是用这三字表述,但由他负责牵头却是事实。因此,他主持这种会议理所当然,而且也不是第一次主持,只不过今天规模更大,人员更多。

说过简洁的客套语句后,楚天齐直奔主题:“各位委员会成员,从一月下旬开始到今天,除去春节假期,我们这个跨省市委员会真正运行仅两个月,但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止到现在,立项前期准备工作均已进行完毕,今天我们集中到一起,重点是讨论相关资料的对接。开始吧。”

“大家好!我来说一下两省交通衔接事宜。在与晋北交通对接的过程中……”说话的是河西省交通厅长薛良。

就这样,一个个厅级、副厅级陆续汇报,然后大家就一些事宜进行探讨。人们探讨的很仔细,也很认真,甚至不惜为了一个衔接点而争论。

事实证明,这次对接非常有必要,也非常及时。在上、下午两次共六、七个小时的探讨中,统一了许多分歧,也验证出了一些谬误,并找到了解决谬误的方法和方式。

会议最后,综合大多数意见,由楚天齐决定,再行勘误,争取月底前进行立项前最后一次对接。

正式议程已经结束,做为东道主,韩鹏程说了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为了打通定风山一事,各位不惜屈尊,来到我们这里。虽然沃原市地方不大,虽然经济还不够发达,但我们有足够的热情,也有足够的诚意,一定用最隆重的方式表示欢迎和感谢。今天中午,由于要争取时间,由于下午还有要事相商,整个午餐非常简单,各位领导更是没时间午休。

现在好了,相关事项已经逐一解决或达成共识,晚饭既有了充裕时间,也有了美好心情。沃原市委、市政府已经摆好宴会,在沃原宾馆恭候各位大驾,市委吴书记也正在专程赶回的路上,马上就能赶到宴会现场。请大家稍事休息,六点三十分准时开宴,届时会有专人提前一刻钟引领大家赴宴。”

正如韩鹏程所言,在开宴前五分钟,吴嘉霖赶到宴会现场,以市委名义和东道主身份主持了晚宴,整个晚宴也体现了高规格、高要求、高标准。更难得的是,宴会并不奢侈,但服务人员的绝对专业、东道主的足够热情,让整个晚宴完全配上了“三高”这个评价。

现场这些人士,那绝对是“酒精考验人士”,个个都酒量不凡。当然这里的“酒精考验”没有贬义,完全是事实,国人餐饮文化也决定了这点。

做为“总衔接”和东道主一分子,楚天齐自然成了人们敬酒的焦点,他也必须用敬酒表示足够的热情。在喝酒过程中,既不乏真心感谢之士,不缺掂量其酒量之人,也难免有人带着某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