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不服都不行

官涯无悔 关越今朝 3429 字 11个月前

“啊,好像有这么一说。”张天凯应的很含糊,“怎么啦?”

“当时有人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到头来怎么着?”邢志军特意瞟了旁边一眼,“根本就没那么回事,也不知是谁放出的风,我看就是姓楚那小子故意瞎乍呼。”

董建设“哼”了一声,刚才邢志军说的“有人”就是他,然后问道:“那你说这事呢?”

“要我说呀,这事八成又是小孩子过家家,自个哄自个,根本没那么回事。”说到这里,邢志军又补充了一句,“省长,我说的对吧?”

张天凯没有回答邢志军,而是看向董建设:“你怎么看?”

董建设缓缓的说:“这次的事不可能有假,那可是大红头的函件寄了过去,而且……”

邢志军抢了话:“怎么不能有假?现在什么假不能造?有人还冒充联合国官员呢。生了好几个孩子的娘们,照样可以找地方修补,然后冒充黄花大闺女,我就奇怪了……”

“你那脑袋只是出气的?”张天凯喝止了邢志军,又对着董建设道,“继续说。”

董建设不急不缓的说:“这次的事不可能造假,这不同于拍纪录片那事,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掩盖过去。而这次可是要去学习,还是学习半年,根本就不可能搪塞。再说了,这可是要履行好几道手续,好多部门都是要备案的。”

邢志军又抢了话:“那要是……”

“你先回安监局,万一有事呢。”张天凯打断对方,手指屋门方向。

“可是,可是……”邢志军极其不愿的吭哧着,退出了屋子。

看到屋门重新关上,张天凯无奈的摇摇头:“什么人呀。那次去成康,要不是提前给他打了稿子,指定又弄露陷了。”

董建设并没有品评对方的话,而是直接说道:“从现在来看,怕是那次纪录片的事,也并非空穴来风。”

“是呀。”张天凯点点头,“从这次的事看,他的确有后台,后台可能还不小,最起码应该是省一级的。”

董建设也点点头:“是呀,这次的手法太利落了,到现在没有露出任何蛛丝马迹,不服都不行呀。”

张天凯长嘘了口气,身子仰靠在椅背上,眼望顶棚,显然在心里盘算着事情。

敲门得到允许后,楚天齐走了进去。在进门的一刹那,他嗅到了烟草味,女士烟草的味道。

掩上屋门,迎着对方目光,楚天齐向办公桌走去。来在近前,他说道:“书记,你找我?”

薛涛“嗯”了一声,右手示意着:“坐下说。”

楚天齐坐到对面椅子上。在坐下的同时,随意扫了一眼桌上烟缸,那里边没有烟蒂,只有两个废弃的订书钉,还有几小块碎纸屑。他没有继续发问,而是摊开笔记本,手握水笔,等着对方说话。

掀起桌上扣着的纸张,薛涛向对方递去:“天齐市长,看看这个。”

楚天齐伸出双手,去接那张纸,在触上张纸的一刹那,他的手不由得抖了一下,他忽然感觉好激动,好兴奋。捧着这张纸,他的双手还有些抖,把胳膊放到桌沿上,才好了一些。

从昨天听程爱国说起这个消息,到拿上这张纸之前,楚天齐一直心情比较平静,偶尔还有一些失落。可是当他看到文件头上“中央党校”四个字,再看到自己的名字时,却不淡定了。那可是我党首屈一指、权威不容置疑的干部培训最高学府,许多人梦寐以求、穷其一生努力,都无法进去学习一日的所在。好多人更是连门都没进去,甚至自惭形秽,根本就没敢到门前去过。而自己却以一个副处身份,堂而皇之的去培训、学习六个月,这多么难得,又是多么荣耀。

楚天齐也不禁奇怪,之前怎么就没有那么兴奋呢?旋即他便给出了答案,视觉的冲击还是远胜于听觉的。如果要是踏进中央党校,那怕就是站在党校大门口时,视觉冲击就更震撼了,他心中不禁充满了期待。

其实楚天齐还有没意识到的因素,或者那些因素暂时淡化了。在这之前,楚天齐一直纠结于李卫民促成了此事,也纠结于欧阳玉娜所遭遇的车祸。

“天齐市长,看完了吗?”薛涛的声音忽然响起。

楚天齐回过神来,忙道:“看完了。”

“能够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可喜可贺,你开创了成康第一呀。”薛涛面带笑容。

“这都是书记培养的结果,谢谢书记。”楚天齐也笑脸相迎。

听对方如此一说,薛涛笑容更甚,简直乐开了花,嘴里连连说着:“好,好。”之所以如此高兴,并非是因为对方的奉承,她知道对方说的是假话,她高兴的是对方的态度。

刚才开始看到函件的时候,薛涛内心是五味杂陈。本来因为江霞、王永新的职务变动,就让薛涛感到了不平。不曾想原以为是上天照顾自己的函件,却原来是给姓楚的放了喜庆炮仗,心情更是糟糕透顶。之所以内心反应这么大,既是因为函件本身,更是因为自己与楚天齐其人的关系。在两年来的共事过程中,自己可是并没听从尹红波的暗示,对楚天齐并不厚道,不止一次甩锅给他,还曾经多次背后使绊子,可现在对方喜登高枝,而自己却原地踏步。

正因为这样的心态,所以刚才在给魏、江、楚分别打电话时,薛涛那是酸味浓浓;当楚天齐到来时,更是用挑剔的目光审视对方。可是,对方的表现却让她既满意也无地自容。对方不但没有趾高气扬,挖苦讽刺,反而尊敬有加,谦卑有度,比自己的气度高出许多。她还能说什么,只能连连叫好了。

接下来,薛、楚二人又聊了十多分钟,整个气氛很是融洽。薛涛除了再次表示祝贺外,还对楚天齐学习期间的事务表示了关心。通过交谈和观察举止,薛涛对楚天齐的胸襟不得不服;虽然不知道对方身后背景究竟有多大,但就冲这次的事情,那是不服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