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突然才发现

另外一件事:江澈要从深大毕业了。

1993年入学,1997年毕业,他前世不曾经历的四年大学时光即将结束。说其实,大一大二,他在学校还挺折腾的,至于大三大四,就真的有点儿不那么像话了。

深大的师弟妹们这阵子多少都听说并议论着这件事,抱着几分很难说清的心情。

比如:

“唉,我都还没跟江澈师兄说过话。”

“呵呵,我还没看过他呢。话说毕业典礼应该能看到吧?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上……”

“屁哦,他能顺利毕业就不错了好吗?还优秀毕业生呢。你们新来的不知道……江澈师兄他,现在还保持着咱们学校的大一挂科记录呢……”

“……”

“那毕业晚会不知道能不能见到……我听说薇薇师姐这回都为了江澈师兄毕业专门回来了呢,她以前是吉他社的社长,去燕京跟高晓松他们做校园民谣之前,跟江澈师兄很要好的……”

薇薇师姐去燕京两年多了,跟高晓松老狼一起出了《校园民谣一、二》两张合辑,个人也出过两张专辑,如今已经是内地民谣女歌手的代表人物之一。

所以她这回回来,引起的震动还挺大的。

八卦也多,说的都是薇薇师姐这回其实只是为了回来送江澈毕业,至于两人之间到底有没有一腿,或者暧昧暗恋关系,就众说纷纭了。

这些都是校园里的情况。

至于社会上,普遍的反应是这样:

“哦,要毕业了……啊?!他,他妈的才毕业呐?!”

江澈的风云人物形象太大了,很多人都是到这一刻,突然才发现,原来这家伙,他如今,才刚大学毕业。

这就很过分了。

如果说有一段历史时间内的国内外经济大事是江澈比和他一起度过这段时间的大部分人都更熟悉的,那么,90年代中后期,就是这个阶段。

时代事件之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大多局限于听过,经过,仅此而已……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网络和咨询都还欠缺的年代。

而江澈不同。

前世1999年才离开茶寮,全面回归社会,江澈选择放弃了家乡重新分配的教职,准备从头开始。

这个时候要说他投身商海,也许大了,过了,通俗一点说:他开始学习,方方面面的了解和思考,然后准备做生意。

为此,江澈曾经用一种极为严谨和认真的态度,去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思考过这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情况。

这样,在外,亚洲金融危机就是最大的课题,而对内,下岗潮,企业并购潮,互联网的起步发展三者都是重点。

“顺风、网亿、腾迅……马小云那边应该也快了吧?”江澈这么想着,第一次对自己的蝴蝶翅膀感到安心,他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至于股权方面问题,其实江澈从投资顺风开始,就已经定调了。

江澈对此最大的坚持并不是更多的股份,而是索要两项权利。

一,投资人优先权。

什么意思呢,简单通俗来说,就是如果顺风,以及之后的网亿等等,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想要融资,那么每一轮,他们都必须先找江澈,问江澈有没有钱,要不要投。

这并不意味着江澈会一口不剩的吃独食,不断蚕食公司股份,他对于过于大量(以至于可能打击到经营者热情)的股份占比,一直控制有度……

但是稀释?不存在的,除非江澈穷逼了。

二,投资人否决权。

即:江澈可以否决融资过程中某些他担心的或知道的贱人注资入场。

这两条乍看会给人感觉不好接受,但其实只要设身处地,站在起步阶段的王蔚、丁三石等人的角度去思考,你就会发现,他们非但丝毫不会觉得不好接受,而且简直不要太乐意。

有钱有势有资源,人还有情有义……这样一个江澈摆在那里,谁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