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未完成的诗

就文学类作品而言,江澈喜欢看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各大文学奖的入围短篇合集。

就内容的精彩度和文笔、文风的多样性而言,江澈觉得国内大概无出其右。

他前世并没有拿笔写作,但是一个做广告的人,文字能力还是要有的,尤其这种碎片化的印记吸收。

所以,阅读的习惯,其实一直都有保持下来。

九点钟,林俞静回去宿舍换了学士服,把照相机带给江澈。

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是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

此时校园路上已经到处都是穿着学士服的男生女生了。

有一件事是很奇怪的,就是江澈发现几乎每个人穿学士服的样子,都挺好看,哪怕是难看的人也不难看。

就更别说咱们林同学了。

她在台上出现只短短几分钟,江澈就拍掉了整一个胶卷。下来又拍了一卷,包括她和几个同学、室友的合影。

期间有几个同样穿着学生服的男生在旁边犹豫了很久,终于上前问江澈,他们能不能和林俞静同学合个影。

江澈大方说:“当然可以啊。”然后补充,“不过别靠太近啊。”

最后,拿着相机比划了半天,江澈直起身,顿了顿,说:“好像有点太远了……我镜头里都找不着你们了。”

然后他拍下了大家都在笑的样子。

林俞静不知借了一套学位服,逼江澈套上陪她拍照。

江澈套上后隐约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就问林俞静,“怎么我的衣服跟你们的好像不一样啊?”

“噫,是哦,我跟石教授借的。”林俞静说。

江澈:“……”

午饭就是在石教授家,跟老两口一起吃的。不过这回是江澈下厨,林俞静蹭了老两口四年的饭,他觉得怎么也应该补偿一下。

饭桌上喝了点酒。

恰如林俞静昨晚说的,石教授再一次问起那几首残诗的事情来,问江澈把人带走之前,是否愿意补齐?

“那哪补得齐啊……”江澈心说老子压根背不下来好么,顿了顿,强扭说,“一辈子还长呢,我慢慢写。”

一下,意思就变成了他跟林俞静的生活,是一首无尽的长诗。

大概是这个意思。

石教授和阮教授两口子抬手臂比在一起,互相看了看,笑起来说:“我这个鸡皮疙瘩哟……”

早晨,老旧巷弄里买来的早餐热气腾腾。

粢饭团是糯米做的,表面点了芝麻粒,里头裹着剁碎的油条和萝卜干,这样一口下去,软糯和香脆生津,就都齐了。

咸豆浆里的油条段儿泡得发软,漂浮的葱花翠绿,落在白瓷无花无印的中碗里。

并排再摆一盘子十个小笼包,酱油醋搁在碟子里。

一天的日子,就这么开始了。

以后,相似的日子应该会很长,周末按习惯大概是不愿意爬起来吃早饭的,也不知等一天请了健康顾问和营养师什么的,是不是能改过来。

当然,如果哪天多了一个上房揭瓦,打不下手的小家伙,也许所有习惯,都会为她(他)改变。

“接下去七月份就上班吗?”夹了小笼包蘸醋,江澈另置了一份酱油醋,往醋碟子里加了红彤彤的剁椒。

林俞静抬头,鼓着腮帮子含糊说:“过去就上班。”

据说吃东西急的人容易胃不好,林同学平常要是饿了,吃东西总是狼吞虎咽,但是还好,她有个好胃。

只是这个胃吸收似乎有点差,所以一直也胖不起来。

“跟老板说好下旬请假吧,请到八月初。”江澈说着把豆浆碗里的汤匙转半圈,让勺柄对着她,示意她喝口豆浆缓一下。

“嗯?是要做什么吗?”林俞静拿起汤匙抿了一小口又放下。

怕糯米泡水涨肚?好像是有这个说法。

“去亚特兰大看奥运会”,江澈把之前出门买早餐的时候顺道买的早报放在桌上,摊开说:“小周映入选奥运名单了。”

他说这件事的时候语气听着平常,但是笑得很灿烂,甚至是得意。对于周映人生命运的改变,江澈是自豪的,骄傲的,既因为周映,也因为自己。

在这个早上,那些内心深处会觉得美好的东西,就这样都摆在了眼前。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江澈开始觉得,全国首富什么的,似乎并不能带给自己真正的和足够大的满足和快乐……虽热他只需要继续这样懒下去,最终就几乎肯定会戴上那个称号。

比如现在,就他有掌握股份的那些家电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表现,就都已经领先前世不止一步了。

更别说丁三石,马华滕和马小云将来的创业,现在也很难不想到他这尊大靠山。

“这个你是不是其实早就知道了啊?”林俞静似乎嫌弃江澈激动地不够厉害。

江澈说:“是啊,只是他们不让说。”

“难怪。”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是六月底,距离奥运会开幕只有二十来天,原本属于机密的参赛名单,终于也正式公布了。

【17岁,周映,1米93,主攻手。】

外边人只有江澈知道,名单上她的扣球高度只报了3米15,比实际水准低了足足15厘米。

对于那些并非日常关注女排的民众和媒体而言,这个之前只在世青赛上出现过的年轻的名字,还是第一次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