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矿山往事

他很少说这么长的句子。

“打,没事。”秦河源抹一把鼻血,起身跟他站一起,说:“咱爸罩得住。”

陈有竖说:“你站我后边点。”

那是他们兄弟俩第一次并肩打架。秦河源发现陈有竖真猛啊,跟他一起打架,连自己好像都变厉害了。那天,秦河源想着,以后兄弟两个四只拳头,可以打遍天下。

十二,十三……十七,十八。

秦家煤矿的生意有起有落,但整体,是越走越高了。

三个孩子也渐渐长大,就连妹妹,都十五了,渐渐出落得高挑俊俏,有一把好嗓子,还有一口大白牙,每次笑起来,像满树的梨花。

渐渐,秦河源心底藏了一个秘密,小心掩着,跟谁都不敢提。

他怕提了,妹妹就不亲近了,然后陈有竖可能会揍他,他估摸自己打不过。

等妹妹十八吧,等妹妹十八岁我就说出来,然后要杀要剐随便,反正就是不能啥都不说,看着妹妹嫁出去。他想着,还早呢,不急。

他没能等到妹妹十八。

秦河源和陈有竖十九岁那年。秦家从别人手里买了一座新矿山,挖私窑,挖着挖着,挖出来了一座储量很吓人的富矿。

这个消息没能藏住……

那时候的矿区早就分帮结派了,从开始的一家一派,到一族人,再到渐渐按地域分,是哪一片的,就抱一团。

秦家所在这一块势弱,内部也不团结。

再后来的事,秦河源不想,也不敢再回忆了。他只是怎都忘不了曾经爸妈、爷爷一家人在屋里喝酒说话的热闹场景,也忘不了妹妹快满十六岁的面庞。

“河源。”陈有竖喊了一声,把秦河源的神喊回来了。

接着笑一下,说:“上了。”

幽暗的小箱子里,陈有竖说完发力狂奔,见人来挡,腾身拔起,膝撞开路……

那年记得是1984,似乎快入冬的时节。

当时秦河源十一岁,上小学。

个不矮但是偏瘦,都说他眼睛里有神儿,是块读书的料,但实际也就一般,他心思不在学习上,就总爱琢磨事。

之前的几年,国家逐步放开了对晋西北煤矿的控制,秦父胆大有心思,也凑钱出面包了一座山来做,连带两座开发已经多年的小煤窑。

这时候明面上的煤窑大体都是不赚钱的,有时候还亏钱。

财富在山,在私挖的小煤窑。同时,这一阶段的小煤窑主和煤矿工说起来也差不太多,一样得下井干活,算来算去,赚的都是力气钱。

可就是这样,在一个见钱都属难得的年代,秦家的光景也已经比周边大多数人家都要好上许多,而且正渐渐越来越好。

于是在村邻们的嘴里,秦河源是少东家,打趣的时候偶尔还叫小财主。

那天放学他回家很晚,爬岗子跟人打了一架才回来的,跑回家放下书包他才看见,屋里头站了两个生人。

其中一个有些高,骨架也大,是个面无表情的男的,破烂衣服光脚。再一个被他牵在手里,是个小丫头,扎辫子,穿一身大了许多的棉衣,有鞋子,也大了,脸上脏兮兮的。

爸妈两个坐在那里,难得一次,没因为秦河源回家晚了骂他。

“这是有竖,比你大半个月,以后得叫哥。”秦父笑呵呵说:“这是妹妹,八岁,小你俩都三岁。以后你得和有竖一样,当亲妹护着。”

那天秦河源闹了情绪,没叫哥哥,也没喊妹妹,挨打都没喊。

后来他才闹明白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陈有竖和妹妹的家里,也是做煤矿的,后来出了事故,人没了,家当也全赔了。

十一岁的哥哥在矿上干活,养活自己和妹妹。

秦父一点援手照顾没给,从旁观察了三个月后,决心收下这对兄妹当义子义女。

为此他给老父亲和妻子做解释,话说得有点大,他说:“我看河源能出息,将来成事,比我能大一点,但若他身边有有竖,他的出息,我就拍马也赶不了吃尘……”

像“互补”这种词,老秦当时自然是想不到也说出的,但是意思,其实是这个意思。

至于妹妹,他说:“那是个池塘子,能照出来为人情义,还能养人情义。有竖是个有情义担当的孩子啊,河源也会是的。”

陈有竖和妹妹就这么在秦家住了下来,也上学,也干活。爷爷和爸妈对他俩很好,视作秦家亲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