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仿佛头顶突然“咔嚓”一声雷,整个懵了。
司马鹏泽也扭头看了程晓一眼,“他……”
“他已经没用了,卖了他吧?”江澈微笑建议,然后转向程晓,用蹩脚的盛海话说:“你看,老外多不可靠?”
司马鹏泽没听懂,想了想,默认然后直接先跳过这一环,问江澈,“那江先生想要谈的合作,具体是什么样?”
“一个收购项目,准确地说,是我想和摩根士丹利合作,撮合外资策划收购一家中国知名企业。”江澈说。
“可是我现在的情况……”司马鹏泽没先关心项目,而是考虑自己的处境,“我恐怕无法再代表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大陆活动了,这样也很难再去说动谁。”
“这很容易,司马先生在股市上输掉的钱,都在我这里,我可以帮你做一个交易账目,让你的上司以为你全身而退了。然后你再告诉他们,你想换一个计划执行就好。”
江澈说到这,司马鹏泽两眼中光彩夺目,随即又勉强冷静下来。
“我不能理解你这样做的用意,江。它显得毫无道理,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不可能这么好心。”
江澈点头表示理解,转向示意一下身旁的郑忻峰,说:“介绍一下,这位我的朋友,也是我最重要的商业伙伴,叫做郑忻峰,他是中国知名奶制品企业登峰乳业的老板。”
司马鹏泽点头,“这个我知道,我们调查过。”
“很好,那我可以简单点说。登峰乳业要成为中国奶制品行业的龙头,要进军奶粉业,而在这一块,中国内地有一家几乎全民信赖,深受支持的大企业,它的名字,叫做三聚鹿……”
“你们……”
“我们想收购它,但是我们做不到,只有外资能做到。”
司马鹏泽明白了。
“那是一家利润很好的企业,我们需要司马先生和我们合作完成收购,再将它整个卖给我们,我保证这将是一笔完美的生意,你会得到一个很好的价格。”
司马鹏泽说他需要时间考虑。
江澈给了他时间。
离开咖啡馆,郑忻峰忍不住问江澈,“如果这次收购或者说合资必须由外资来主导,那么老江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他们过河拆桥不卖给我们怎么办?”
江澈说:“放心,我会有办法的。”
与此同时,司马鹏泽也在调查了三聚鹿的相关资料后偷偷思量:为什么我到时候一定要卖给你?
没有人知道,江澈其实根本就不想买下三聚鹿。
他只是需要三聚鹿成为外资企业,然后,干掉它。同时早早引爆三聚氰胺问题,推动整个行业检测标准的改革,自上而下监管制度的强化。
在这件事情上,江澈不想去讨论对错因果,根底缘由,一切只在于他前世亲眼看过三聚氰胺受害的儿童,亲眼看过那个高达“30万”的数字……
而且,那个事件几乎毁掉了中国整一个原本正在崛起的行业,论对单个行业的毁灭性,历史无出其右,论对经济的打击亦如是。
因为这个,在能力和利益范围内,江澈就值得花心思抹掉它。
另,根据江澈前世看过的资料,三聚氰胺事件虽然爆发于2008年,但实际情况零星存在和发生,是在很久很久之前。
深城,宜家门店。
代理商和老外们知道江澈并没有“彻底决裂”然后将进口家电下架的想法,都是一阵轻松和欣喜。
“这个时代的中国是开放的,我们早就已经不玩闭关锁国那一套了。”江澈说:“从本心来说,我当然也是一样的态度,首先我是一个商人,其实我相信只有竞争才能让企业进步……”
说了一通大道理,江澈话锋一转,“但是接下去怎么合作,就要看各位的诚意了。总不能你们威胁过我,我回过头就当作没事……”
“那江总你的想法是?”
“要钱。”江澈说:“我这么辛苦,受了这么大委屈,除了钱,再没有什么能抚平我的伤口了。”
“要……多少,怎么要?”
面对偌大的中国市场,大好的机会,但凡能谈,代理商和老外们其实都愿意谈下去。要知道关税的下调也是他们的公司和政府使了大力气才得到的,而这一年日苯松下的口号,是这样的:
【不惜30亿美元也要占据中国彩电市场的绝对份额】
【打败一个企业,挤占一个行业】
不管这是不是大话,至少决心在那里。
“首先,据我所知明年政府下调进口家电的关税,预期是从359降到23,而你们之前给其他销售商的报价,比之前下调了5左右。”江澈目光扫过去,笑一下,“我要10的下调,然后维持售价和其他销售商一致。”
为什么售价要一致?因为如果宜家相应地进一步下调进口家电售价,固然市场份额会更大,但是对于国产家电的打击,也会更大。
进口商品的高价格从来都是对国产企业的一种保护。
当然,这个条件如果达成,首先的一个结果就是宜家的利润会更高,渐渐会越来越强大。
这相当于在谈和的时候给土匪送钱送粮,养匪为患……它是外商和代理商们不愿意看到的。
“不可能的,江,我们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一名老外说着有些蹩脚的普通话。
“那我只好继续委屈下去。”江澈说:“今天就谈到这里。”
老外:“……”
江澈起身,“这样,你们商量一下,再联络下总公司,我出去打个电话。”
江澈出门打了一个电话,知道那边的情况:郑忻峰和林胜利拿着抢来的车钥匙,拦着司马鹏泽和程晓不让走,也不让打电话。
就是这么野蛮。
“要是你待会儿整不服他,我可就完了啊。”郑忻峰说:“我估计米国大使馆都有可能找我。”
“放心,我一定不让他们找你。”
挂上电话,江澈先去旁边办公室喝茶,坐了一个多小时。
等他再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代理商和外商们自己就已经着急,没做太多挣扎答应了他的条件。因为他们算算,自己怎么都还是赚的,更因为他们没办法拒绝。
江澈当场让人送进来早先预备好的合约,当场签了。
收起来一摞合约,江澈笑着说:“再第二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