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发工资了。”
夫妻俩由衷高兴,吕山根欣喜地跳起来,冲到院子里。
校长推着沾满黄泥的自行车,满裤腿也是黄泥,站院子里摆造型,看着他。
“发工资了?哪呢?”吕山根着急上前问道。
“可不是在我这里,这回是县教育局的领导亲自来发……就后头呢,车上不来,一会儿就到,我先回来烧水泡茶。”
校长得意地笑一下,说:“头回这么受重视。”
…………
热水烧上,茶泡好,院子里进来了一行六个人。
“欢迎,欢迎。”校长连忙招呼,用衣袖拂竹凳说:“欢迎领导,可惜孩子们不在,本该列队的,领导请坐,山上自家采的茶,几位领导喝喝看。”
领导冷淡地点了下头,问:“吕山根吕老师呢?”
站在一边的吕山根茫然一下,说:“领导好,我在这呢。”
“啊,吕老师你好,来来来,快坐。”领导突然一下整个姿态都变了,弯着腰,满脸的笑容,来拉他的手。
这态度让吕山根有点傻了。
校长也一样。
“坐,坐啊。”领导拉着他作下,转头说:“吕老师年轻有为,热心奉献,是我们县的优秀教师,骨干人才……”
他引了身后的一个人,继续说:
“来,吕老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区里金龙发展厂的厂长,金龙厂你知道吧?那可是咱区里去广交会的头一份。”
从区里到县里,文厂长的地位和影响自然不一样,他本身在区里就不是没关系的,何况他这回带回来的消息,在这个招商引资就是天的年代,已经连区高官和区长都惊动了。
文厂长决定亲自跑这一趟,是因为在广州已经看出来江澈和郑忻峰对老同学的惦念和重视,想着要是能把关系建立好,以后就是一条长线。
另外区里领导的电话,也已经打到县里了。
x省,xx地区,偏远的县城,从乡到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倒也不算很小的一个乡村学校。
吕山根穿着当初在学校穿的旧背心,端了一盆水走出学校院子,到一个坡前,把水倒了。
院子里并没有孩子,都放假回家了——这个假,学名大概叫做秋收假,但是当地的孩子都习惯叫它打稻假。
家里也种地,吕山根原本也该回家帮忙打稻的,不光自己家,一般女婿还要上老丈人家里帮手两天才像话。
但是因为老婆刚生完孩子,还在坐月子,他去不了。
走回屋里,把印着“囍”字和牡丹的脸盆放在厨房架子上,吕山根掀了花布门帘子一角,低头钻进去。
拢共就这两间屋,事实还是一间隔开的,很小,现在有了孩子,吕山根夜里睡觉都是打的地铺。
他是中专毕业,按说是不必来这样一座偏远山村小学的,来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他在这代课的老婆。
算是一个交易,他把县里的岗位让给了有关系的人家,对方承诺他一年内帮忙解决他老婆的编制问题,三年内帮忙调到镇上。
然后,两年了,对方什么都没做,吕山根怨愤、不平也不甘,可是他如今有妻有子,连豁出去拼命闹一场都做不到。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人情关系作用大,也越容易滋生腐败和恶。
他老婆齐柔柔躺在床上,头上缠着月子带,侧着身,手弯里并排两个包裹尿布的小婴儿。
都是男的,双胞胎——这在计划生育阶段的农村,是天大福气,吕山根自己也很欣喜。
话说中专那三年,江澈可没少拍他肩膀。
孩子名字都已经取好了,因为老婆家里是独女的关系,俩男娃,一个跟吕山根自己姓吕,叫吕旭,小名旭旭,一个让了老婆那边姓齐,叫齐洋,小名洋洋。
“怎么样?”
“都睡着了。”
“换尿布了吗?我拿去洗了。”
“不急,还有得用呢。”
“那我去给你杀只鸡。”
“别,我不前几天才吃过吗?省着点,留着下蛋吧。”齐柔柔劝说:“或等我出了月子,卖掉也行,好把你同学说的那顿饭请了。”
吕山根听着神情僵一下,心说那也远远不够啊。这地方教书工资低不说,财政还经常拖欠,比如现在,县里就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他手头也已经只剩下几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