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答案了。
江澈用一种很普通的姿态和很普通的措辞给出了答案。
然后,有些心不在焉的转身离开了宣传栏。
上一次,这玻璃橱窗里贴的是:江澈,100分。
很多人对这个100分极为不满。当时,面对当场巨大的质疑和非议,部分同学激动的情绪,江澈近乎挑衅地笑着说了一句:“我真厉害。”
这一次,玻璃橱窗里换成了国家教委的学术成果表彰,他不说……他也真厉害。
“国家教委都要单独表彰的论文,拿个补考一百分,不过分吧?”
管照伟摊了摊手,问刘文英和李南芳她们。
俩姑娘瞪他一眼,没答。
因为谁都知道,应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并不是刘文英和李南芳她们……应该回答的那些人,他们的意见和检举信,现在都还在学校办公室里堆着呢。
“所以说老江能赚钱,不是没道理的。”
叶爱军也说了一句,说完一群人一起快步朝江澈追去。
…………
吃晚饭的时候,江澈和室友们坐在一起。
几个女孩子走过来。
“江澈同学,请问你的论文内容是什么?”其中一个女孩子问。
江澈抬头看了看她,似乎就是之前说他是深大的污点的那个。
“不是,对不起,我不是质疑……”迎着江澈的目光,姑娘整个姿态软下来,解释说:“我想为我上次说的话道歉,然后我,我只是好奇。”
说完她诚恳看着江澈,周围还有很多人,也都跟她一样。
这些人是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不必质疑,他们中有许多人在个人前途之外,确实还都保有部分如前辈一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
与此同时,他们迷惘,在时代变换的1994。
“把钱的属性往当中了摆,然后合理合法地,努力去赚钱,同时给更多人创造赚钱的机会……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市场经济。”
江澈没去回答关于论文内容的问题,而是用最通俗的措词说道。
女同学想了想,连着点了几下头。
现在回头想想,当时恬不知耻向她强调“何止而已……是很有钱”的江澈,似乎也没那么讨厌了。
宣传栏还是上次的那个宣传栏,一排四格,就在路边上,好事、坏事和重要新闻在玻璃橱窗里替换着。
这次大伙儿是来看报纸上老人家的照片来的,里三层外三层的挤站着,覆盖了路面,过路的同学得从后头路沿上踩着草坪才能绕过去。
刚贴上的是个表彰通知,所以也是好事。
话说回来,上次江澈从陈教授手上拿的那个100分,原本也应该算是好事一件,算替深大学生争气了——要知道,本身来自燕京城某最顶级学府的陈老头,近几年其实一直都对两校学生之间素质、能力的差距,颇多微词。
可是上一次的事实结果,却是害江澈在风口浪尖上,在正光明和正义的对面,呆了好一阵子。
一直到现在,他也没能把双脚落回到人民群众这边。
科室干事干完活刚撤,在场一部分同学的注意力,就被那份新张贴的通告吸引过去了。
这时候的教育部还叫做国家教育委员会,得到98年才更名。国家教委的学术表彰,确实很牛,不过也没牛到天上去,怎么说,学校里还是有一些领导、老师能拿,拿过的。
不过这次是一份单独的表彰,并不是每年年度学术成果之类的统发类目,而它表彰的对象……是一个学生。
他的名字上面正好盖着红戳戳。
“1993级,广告系……江澈。”
大声念通告给后排同学听的这位,念完这最后两个字的同时,自觉自动做了一个闭嘴的动作,像是嘴巴里突然含了个炸弹引爆器一样。
跟着神情略显诡异地缓缓转头,去看他身边的同学们……话和意思都在他的眼神里。
“是那个江澈欸……”
然后大家就像被他传染了似的,都不出声,不约而同地一齐慢慢转头,去看此刻同样站在宣传栏前的某个人。
江澈把目光从老人的照片上收回来,神情并没有任何开心的成分。
这回他倒不是装的。
身边正发生什么,江澈当然知道,但是他本身,其实并不惊奇。事实上,几天前,他就已经在陈老头的办公室,跟对面的几位部委领导通过电话了。
电话是打来与他沟通论文中那几个观点的,用一般逻辑来说,这简直就是平步青云的天赐良机。
如果当时他表现得好一些的话,他现在应该已经在燕京给领导们作报告了。
但是很可惜,当时交流的结果,让陈教授和对面的领导都感觉有些失望。
江澈并没有敷衍,相反,整个过程他都表现得还算积极,但是对于电话对面的那些人精来说,听完他的话……结论很让人郁闷。
【这小子的所有意见建议,远见卓识,其实都只有一条思路——就是怎么方便他自己赚更多钱。】
换句话说:【他在做一个白日梦,梦中为了发更大的财,幻想国家政策和方向每一步都正好配合他……这就是论文上的那几点核心内容了。】
当时的沟通就这么草草收场。
后续陈教授转达了上面的几个意见:
一、以后再胡思乱想的话,不妨写下来,交给陈教授看看,虽然那只是你想的美事,想得美,我们还是愿意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