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贵妃说,四殿下的皇位,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为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必须按流程行礼。”
南安王没想到,慧贵妃一个妇人,竟然有这等见识。
换作旁人,好容易得了圣旨遗诏,怕是马不停蹄的就上位了!
“她倒是从容自信,可太后和皇上的葬礼,谁来主持!”她就不怕家国无君,生出动乱!”萧睿一声冷笑,道。
慧贵妃如何想,他怎么会知道,周太医不过是把自己打听到的,一一回禀罢了。
“四殿下加冕礼和陛下太后的下葬日子,慧贵妃已经交给钦天监去算。钦天监给出的结果,但是巧了,本月初八正是好日子,四殿下可于初八行储君加冕礼。”
“距离初八,只有四日,而太后和陛下的灵柩,最少也要停够七七四十九天,如此,什么都不耽误。”
“等四殿下加冕礼过后,便能以储君的身份,亲自主持大局,待到陛下和太后入葬,四殿下再行皇位登基大礼。”
周太医一一细细回禀。
待他言落,萧睿嗤的一笑,“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语气一顿,转了话音,狐疑看向周太医,“你不是说,萧煜昏迷不醒?到初八行礼那日,他能醒来?就算醒来,他能支持住?”
周太医便蹙了眉头,带着不解,道:“四殿下的病,我从未亲自瞧过,病情究竟如何,都是听王太医说的,这几日,却是还没有见过王太医。”
萧睿便道:“按着你之前的了解,王太医所说,萧煜的身子,可是支撑的住?”
周太医立刻摇头,“莫说支撑,根本就连醒都醒不来。”
萧睿眼角一动,“那你觉得,王太医可是骗你?”
周太医当即道:“不可能。他骗我这个做什么!”
萧睿眼中,便浮出冷笑。
南安王看向萧睿,不大明白这儿子到底在盘算什么,“怎么了?”问道。
萧炎的声音,极其微弱,以至于就立在他身侧,顾玉青都没有听清,“炎哥哥说什么?”
萧炎一笑,嘴角扬起,“没什么!我说,他不愿意,那我就来坐,阿青放心,不论煜儿此时在朝臣面前如何表现,只要他一时要摆脱这皇位,我便有法子接替他,绝不上了煜儿分毫。”
顾玉青明知,方才萧炎说的那句她没听清的,绝不是这句。
只是萧炎不说,她也不勉强,一笑,跟着道:“炎哥哥登基,必定是个好君王,可卧榻之侧,安能容猛虎,更何况,萧煜的能力,远超于猛虎。”
说道正题,顾玉青眼睛一瞬不瞬盯着萧炎,等他作答。
原本因着方才心头激动而潸然落下的泪,也擦干消失在眼角面上。
这句话,伤人心,伤情分,却不得不说。
此刻不说,等到日后,彼此有了猜忌再说,便晚了。
萧炎神色一正,肃然道:“煜儿是何品行,我一清二楚,就算他是猛虎,这虎口,也永远冲着别人,而不是我。至于我的品行……阿青不信我,难道还不信你父亲和煜儿。”
“可许多时候,身不由己,炎哥哥该知道,帝王的心,与寻常人的心是不同的,帝王的心里,没有情,有的,只是天下安稳朝局权术,帝王的抉择,有太多太多,都是无可奈何。”
“无论多么无可奈何,我只信一句话。”箫炎双目坚定,看着顾玉青,极是认真的说道。
“事在人为,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我的态度摆的明确,便无人敢对煜儿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说着,箫炎一笑,双目柔柔看着顾玉青,“阿青要信我。我的命都是煜儿和你父亲给的,他们救下的,不是一只中山狼。”
态度决定一切,没错,顾玉青今日来,要的便是箫炎的态度。
纵然人心会变,起码,在这一刻,箫炎的态度,是顾玉青想要的。
至于以后,就如箫炎所说,事在人为!
正与箫炎说话,有宫人来报,法华寺和大佛寺的三十六位高僧已经进宫,正朝设好的灵堂方向而去。
顾玉青忙告辞了箫炎,急急出来。
这些高僧,是来给太后和皇上的亡灵超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