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绝佳的位置

重生铸梦 银色纪念币 1301 字 2024-04-20

这个群体的特征,在曼努尔身上体现的非常鲜明。一方面,他们受过教育,接受了现代化的教育,无论是思想还是能力,都比普通老百姓更加先进、开化,由于受过教育,虽然有宗教信仰,但并不狂热,有自己的世界观和分析判断能力,狂热的宗教信念对他们的影响有限;同时,也怀有一定‘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个曼努尔动不动就把复兴祖国挂在嘴上,能看得出来,并非完全虚情假意;

而另外一方面,这些人又不是像阿巴迪那样高高在上,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上层建筑。他们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想过更好的日子,赚更多的钱。

如何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怎么样去利用这个阶层的特点,是未来泽字系在伊拉克能否吃得开的关键之一。作为负责人,欧阳靖自然要多想一想这方面的问题。

……

前面一辆车上,一路上,阿巴迪向赵泽君介绍了一番未来厂区所在地:巴士拉。

严格来说,是巴士拉的郊区。

巴士拉为伊拉克巴士拉省省会,南方重镇,伊拉克第二大城市,盛产石油、椰枣,南距波斯湾55公里,是连接波斯湾和内河水系的唯一枢纽,曾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

战前,巴士拉的繁华程度甚至要超过首都巴格达,全省人口有百分之七十,都居住在巴士拉城中。

听对方介绍,赵泽君才意识到,孙华给厂区找个一个绝佳的地址。

第一,巴士拉城拥有伊拉克最大的钢铁冶炼厂,全国70%以上的钢铁,都产自此地。所以生产建设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钢铁,可以就近取材;

第二,巴士拉拥有伊拉克唯一,也是最大的一个出海港,便于原材料运输。原材料从港口上岸,直接运送到厂区;

第三,巴士拉拥有伊拉克最大的油矿。不言而喻,这里也是任何一届政府的重点保护地区,连恐怖分子都不会轻易的进行大规模破坏,毕竟恐怖分子也是需要经费的;

第四,由于是港口城市,巴士拉民风相对开放,各种思想、宗教、主义在这里虽然并存,但并不像内地尤其是北部地带冲突的那么严重,资本主义思想在这里根深蒂固,贸易重于一切。

顺便说一句,著名的通话故事中,辛巴达航海就是从巴士拉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