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家里拿回来个大哥大,星星见到爸爸能拿个大砖头打电话,她也来劲了。
厨房里各种蔬菜都能成为她的电话。
爸爸妈妈工作忙,外公成为了第一个“受害者”。
苏建强一把年纪还得陪着外孙女玩幼稚游戏,着实有些难为情。幸好这是在家里,那些下象棋的老头儿没看见,不然自己这张老脸都没地儿搁。
好巧不巧,今天星星睡醒午觉起来又要打电话,他刚准备去挑个蔬菜糊弄糊弄,邻居一家就上门了。
光是上门还不算,林志刚竟然觉得星星挺有意思,被小丫头邀请一次就答应来打电话。
挺高壮一男人拿着个土豆像模像样打电话,他旁边的媳妇儿和儿子都没眼看。
“爸爸妈妈,看我的大哥大。”
星星得意地晃着手中的茄子,自己的大哥大比爸爸的大哥大更漂亮!
“哟,你这个大哥大还挺…特别的。”顾承安再看看林志刚手里的,更是没憋住笑。
林志刚是上门送礼的,说什么也要把几包吃的放下,里头的东西也是价格不菲,一盘国外的巧克力就得一百多,是西门百货商场才有的。
星星晃着两条小细腿,吃着巧克力,特别有礼貌:“谢谢林叔叔,谢阿姨。”
“你们家星星是真乖!”林志刚看着邻居家活泼好动的闺女,心生羡慕。他和媳妇儿当初就想着一儿一女好,可惜生了儿子后计划生育来了,媳妇儿说不能超生,这就和闺女无缘了。
人上门一趟,苏茵干脆和谢云谈起上回她冲自己打听的事儿:“百货商场那款润肤乳好像真不错,我帮你打听过了…”
星星吃了一块巧克力,刚想再吃一块就被妈妈一个眼神看过来,立马收回手。
巧克力可甜了,星星只被允许一天吃一块。
她小嘴一抿,看见旁边站着的小男娃,立马眼睛一亮:“妈妈,安安说他还想再吃一块。”
被苏茵阿姨塞的一颗巧克力甜到发腻的林乐安:“…?”
他一向不太喜欢吃甜食。
小姑娘的声音清脆,冲妈妈报告的同时还朝林乐安飘去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苏茵对别人孩子自然没有限制,同谢云正谈到兴起处,随口道:“那你给安安。”
“好。”
星星掰下一块黑乎乎的巧克力,走到林乐安小朋友身边。
“我不想吃了。”林乐安小朋友并不太喜欢甜食。
星星凑近他,将巧克力塞进自己嘴里,冲他说起悄悄话:“我平时很照顾你,不用谢,你帮我打个掩护就成。我们江湖中人都这样~”
这是她看武侠剧学的台词,颇有几分潇洒,听得一向沉稳的林乐安小朋友眉头紧蹙,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自打发现邻居家小男娃很有用处,星星更喜欢他了,可以帮自己打掩护哎。
不止是吃东西,星星被妈妈管着不能玩太久电脑,
就偷偷溜去邻居家,让林乐安带自己玩。看绿色,尤其是花花草草树叶什么的。
原本是让她远眺,这孩子倒好,跑下楼去辣手摧树,摘了几片绿油油的树叶回来,就盯着看,想着想着还给洗干净近距离贴眼睛上,觉得这样效果最好。
顾承安被逗得大笑几声,自家闺女怎么这么逗呢!
九月份开学时,星星下课后还带着同学们一起看树叶,立志让全班都不当四眼儿。
为此,班主任老师在班会课上对顾星辰小朋友大加表扬,夸她小小年纪很有想法,团结同学共同保护眼睛。
当天,星星回家的步伐都有些六亲不认。
——
家里精力最旺盛的人又去了学校,苏茵和顾承安倒是松了一口气,感谢学校的存在,给家长们多了喘息的机会。
两口子挑着下班时间早的一天去看了电影,还在饭庄吃了晚饭才回家去。
已经洗漱好准备早早上床睡觉的星星猜到爸爸妈妈又出去偷嘴啦,很是不满:“爸爸,你和妈妈背着我吃好吃的。”
说完又觉得这话不太对,再添了一句:“还背着外公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
突然想起什么,小丫头再再补充:“还背着大表哥。”
顾承安:“…”
搁这儿鼠来宝呢?
“不好吃,外头的东西哪有家里的好吃。”
顾承安哄了闺女几句,见小丫头只能接受忿忿睡去,这才退出屋子。
“星星已经越来越不好忽悠了。”他对着媳妇儿诉苦。
“这才小学三年级呢,等初中高中,兴许你就说不过她了。”
初中高中,想想还有些遥远。
九月初,京市一下子由夏入秋,寒风刮着,有些萧瑟。
苏茵穿着一件黑色风衣,背着黑色背包同同样黑色风衣的闺女挥手:“跟妈妈再见。”
“妈妈再见。”
母女俩穿的母女装,同款同色不同大小,看着很是吸睛。
星星今天由没有工作安排的爸爸送去学校,苏茵则前往报社工作。
一到报社,杨友卉便眼尖地瞅见她,忙把她拽到角落,嘀嘀咕咕:“听说没?”
“听说什么?”
“咱们报社又要改版了。”
“又要改?”苏茵惊讶之后又隐隐觉得合情合理,报社已经翻过几十个年头,以前是循规蹈矩,现在是顺应时代发展。
社会变化快,报纸也得相应调整,不能抱残守缺。
“你怎么知道的?”她都还没听到确切消息呢。
“今儿刚传出来的。”杨友卉也是早点到了报社,正好听到组长和宋林民拌嘴,才听了一耳朵。
等苏茵回到办公室,没多久便被叫去开会。报社总编辑确实正式提出了改革分版位,更是要重新进行人事变动。
过去主编和两个副主编管理八个组长,每组长管理若干组员,进行分版位跑新闻,每个领域板块各司其职。
“社会发展太快,咱们得跟上时代变化,这么一晃眼都是90年了,各个组也要重新规划。”
像时政要闻就要保留,不论什么时代,这都是铁板钉钉的重要信息,而经济组则太笼统,过去二三十年祖国正在起步阶段,一切都是国家调控,个人隶属于集体,谈不上过多的私营经济。可自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猛,如雨后春笋般的个体户冒出头来,加上进出口贸易盛行,经济组需要扩充人手,正好与社会发展组合并再分组管理。
报社管理班子经过一个星期的热烈讨论,最终决定重新调整人员构建,而何主编到了退休年纪,由原来的两个副主编中四十四岁的杨娟顶上,空缺一个副主编位置,过去几年间八个组长中陆续有两人退休,一人辞职下海经商,再提拔了三个较为年轻的面孔升任组长。
至于空缺的副主编位置,八个组长里的老资历有四个,新上来的有三个,民主投票时,全都选了苏茵。
主编在退休前特意主持这次改革,准备再坐镇半年,待一切平顺后离开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