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念什么?”钱静芳

扭头问儿子。二个,苏茵将电器相关的排除,想等着以后写新型发展行业来报道,这次大型国营工厂改革目光最终将第二个对象定为食品厂。

如今大家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腰包越来越鼓,也不再仅仅满足于普通的解决温饱的食物,以前能吃饱就不错了,现在开始追求口味,再加上不少外来品牌饮食的冲击,比如各种蛋糕巧克力,食品厂也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

“春梅姐和孙哥跟棉纺厂,庄哥和晓敏去食品厂,我和志豪去轧钢厂。_[”

说完这话,苏茵突然想起来这是老组长何国强的口头禅,不禁笑了笑。

在民生组待了好几年,真是被影响得不少。

苏茵和林志豪拎着包,装上采访用的笔记本和钢笔和一沓厚厚的准备资料,最后再带上照相机就出门了。

轧钢厂厂长是顾承慧父亲,怎么说也是和苏茵沾亲带故。她提前和顾承慧打了招呼,也问了顾二叔,自然是有些便利。

顾承慧今天放假,特意过来凑热闹,领着儿子睿睿上娘家玩儿。

“四嫂,你们要采访什么啊?我爸很看中记者的,说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记者。”

顾承慧一句话玩笑话,确实是顾康俊的心里话。

别看记者似乎普普通通,可有的记者就能拿着一支笔将黑的说成白的,白的描成灰的,再厉害些的,还能让你挑不出错处,可就是膈应人。

“我们就是想采访轧钢厂的技术改革情况。”苏茵和林志豪提前做了功课,知道技术革新主要是魏秉年负责的,她知道这人生性冷淡,也不是热情的主,自然只能靠顾承慧帮忙,“你丈夫那边…”

“他肯定同意啊!”顾承慧冲苏茵使个眼色,一副没问题,我把他搞定了的骄傲感。

苏茵和林志豪先上轧钢厂厂办会议室坐着,由厂长顾康俊带着厂办主任和宣传科主任接待。

半小时时间,基本也就是对轧钢厂的发展简单聊聊,随后,由厂办主任和宣传科主任带着二人去厂里参观。

“我还有事,老王,老张,你们好好和两位记者同志谈。”厂长顾康俊离开后,四人便出发了。

轧钢厂是京市占地面积第二大的国营厂,工人有上千号人,历史悠久,前身是建国前的一座民营轧钢厂,后来厂长捐了厂子归为国有,一步步发展至今。

“我们厂工人多,干活也有热情,踏实肯干,勤劳奋斗,力争为国家工业建设添砖加瓦。”厂办王主任慷慨激昂地讲述着工人们的奋进,不过人力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技术发展前总归是渺小的,“现在我们技术革新了,整体效率提升,产量也翻了番。”

提到技术革新,最大功臣自然是魏秉年。

苏茵和林志豪在轧钢厂研究室见到了魏秉年。

他依旧是十年如一日般穿着白色研究服,表情清

,见到两位主任和记者来也没有多大的表情变化。

不过因为和苏茵是亲戚关系?,点头示意时多了一分熟稔。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林志豪这个愣头青更是听着魏秉年讲起技术研究有些激动,毕竟一个听起来小小的突破就能为这个上千人的厂子实现产量翻番,工人奖金上涨二分之一,人人都夸魏工,更是觉得这个厂长女婿厉害。

结束第一天采访,苏茵同厂办主任沟通了后续的追踪报道情况:“王主任,后面几天我们还想对工人进行采访。”

“没问题!”王主任大手一挥直接拍板,这年头,谁不想运气好在报纸或者电视上露个脸啊,那简直是光宗耀祖,能吹牛一年的大喜事。

顾承慧和儿子睿睿是在采访接近尾声时过来的,生了孩子当了妈的顾承慧似乎还是没太大变化,笑起来依然热情洋溢,就是她身边的儿子简直是翻版魏秉年,小小年纪就有些沉稳气质。

“舅妈好。”见到苏茵,睿睿乖巧有礼貌地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