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工商,商人属于最底层,社会地位不高。

这也是为何杨清玄坚持让杨三郎读书的原因。

就是读书读的一贫如洗,那也是穷的光荣。

“不管别的,只要三哥愿意就好,三哥日后当官,自然是不能手里经由生意。回头等二哥回来,再交给二哥来做,左右不过是咱这个大家庭的。再说了,二哥在军营的差事,也不是长久之计,将来定然也要为二哥谋取个平稳点的。”

第119章 秋锦回乡下老宅

杨慕年内心甚是感动,小妹竟然为他们着想的如此全面。

“嫣嫣,爹和大哥说,你现在手里的生意和铺子,那都是你的。你成亲是要给你带走的……。”

他们一家子之前也想过这个事情,如今是秋锦养家。

等秋锦嫁人之后,他们也要努力自力更生,好在他现在的秀才身份有是供养粮食,另外大哥和父亲,也有老家县城官府给的补助,度日是完全没问题。

再说了,除了老家县城官府给的补助,京都城内还有冲他们抛橄榄枝的大门户。

陆侯爷原本想招纳杨家大郎为门客,但却被拒绝了,而后陆侯爷便没再提这事儿。

反倒是在那次上门杨家拜访的时候,跟杨家父子提起,有意想推荐杨家父子入了徐老家,成为徐老先生的门客。

杨锦年觉着可行,颇有这个应下来的意思。

陆侯爷现在是着急忙慌想要定亲娶妻,对于推荐杨家父子的事情,怕还是要往后延迟。

再说,等陆侯爷娶了杨家小女,再去徐来先生家推荐,那就理所当然多了……

总而言之,杨家父子研究良久,打算是让秋锦将她置办的这些东西,在嫁人之后全部带走,不必留在杨家。

可却不知,秋锦不但想将这些东西留下,还要在通州置办一些田产和商铺。

杨三郎心里怎么不感动啊。

从京都城到通州,乘坐马车,需要两天一夜,刚好秋锦和杨三郎到的时候,是白天。

杨家在通州县下郊外的一个叫太原村的小村子。

他们到的时候,村子里正是忙着耕地秋收冬种,入眼是一个格外静谧的村子,这村子其实不小,但村民居住的地方分的比较散,人不多但却显得村子很大。

杨家马车就是个极为低调的小马车,朴素的还没有村长女儿嫁到隔壁的夫家那马车华丽。

加上这一辆马车上就一个小厮赶车,旁边也无跟随下人,村子里的人瞧过比这大的阵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