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头看了眼跟在后头的宫人。其余人刚刚被解开手脚如获大赦地远远缀在后头, 压根不敢靠近。至于那两个大宫女, 虽然跟在她后面随侍着,却也离开了有数尺的距离听不见她们俩的对话。
明贵妃满意地收回目光, 压低声音:“自然要说一声的。”顿了顿又道:“和爹爹说一声, 做干净点。”免得再闹出来什么,被大理寺的人给留意到。
刘嬷嬷心下暗凛, 恭敬说了声“是”。
玉燕和玉莺正跟在她们身后。玉莺走得稍微靠后而玉燕跟得比较紧, 故而玉燕把这话听了个一清二楚。
玉燕不由得膝盖发软打了个哆嗦,赶紧把脚步放缓与玉莺并行,这才躲过了明贵妃回望过来的视线。
她明白,娘娘这是不打算让吕公公和芳姑姑活命了!而且、而且……想到宫女坟和太监坟都是龚家的人在看守着,她忙低下了头大气也不敢出。
玉莺不知玉燕何故,从采星阁回来后便神色不佳。待到二人都回到了屋子里, 便凑趣地问她:“今儿你是怎的了?莫不是被东宫那边的威势吓到了吧?”
平素她们时常谈论东宫, 语气都是不屑。毕竟各为其主,说起来东宫宫人的时候也常有贬低的意思。
玉莺看她不吭声就继续道:“你也别怕了那些人,不就仗着跟了太子觉得自个儿了不起么?若说起来, 他们不过是狗仗人势罢了,有些还是战场上回来的, 粗鄙不堪只知道舞刀弄枪,甚至比不得你我是在相府长大懂得礼数。刚才在采星阁,他们对你出言不逊呵斥你一番,你别忘心里去,只当是被狗给吠了。”
原来她以为自己是因了先前东宫宫人的呵斥而不满。
玉燕吁了口气,却在思量着,东宫宫人愿追随太子,一来他们多是开国四家选中了送给太子的,二来太子一向对宫人不薄,若东宫的人有了什么事情,太子时常亲自出手维护。
旁的不提,便是跟了方峦进办案的太监小午子,也因着方峦进是太子伴读而沾了光,得到太子的乌木腰牌不说,时常还能在东宫走动。这是寻常人想也不敢想的。
玉燕思量片刻,拉着玉莺的手问:“你我都是在龚家长大的,相爷和夫人都待我们不薄。如今你我进宫来也有段时日了,你觉得我们接下来敢如何?”不想被玉莺发现自己的用意,又道:“如今主殿就两位嬷嬷和你我是最大的了,也不知道娘娘日后作甚安排。”
她明着的意思是想看看两人的前途,实际上在探玉莺的心思。
明贵妃身边一直没有设掌事姑姑。原本有两位,后来裁了不少人,因着他们六个都是龚家带来的不能舍去,明贵妃索性让皇上拨给她的两个掌事姑姑走了。
龚嬷嬷便说,现下人数有限制,内外有他们四个首领太监四个大宫女和两个管事嬷嬷就好,掌事姑姑晚些再提。拖着拖着,到如今也没人顶上这位置,大家全都没这事儿了装作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