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比起来,宋孝宗确实还算不错。
若非一些外在因素,他也不会放下主战的心,实在无人可用。
再加上一众大臣们的左右,他能理解一个君王的不易,可却接受不了一个君王,最终只能妥协。
他承认,站的位置不一样,所考虑的事情不一样,所要面临的情况也不一样。
相比较,他对宋高宗更为气愤。
大好的局面啊,就这样被他自己弄没了。
宋孝宗赵眘这会是高兴的,他找到了,他们这还真有辛弃疾,虽然年纪不大,可是本人啊。
宋光宗赵惇(dun)就更为紧张了,先前他就在想,好像是他这的,现在确认了,果然是,那他在天榜上评定是昏君了吧。
下面的一众大臣也是面面相觑,他们先前才经历了一个宋高宗的事情,现在难道又要经历一个自己陛下?
那,后面会谁上位?
他们都不是蠢人,自己能看到,肯定还有其他人也能看到天榜,前面宋高宗的下场肯定是不好的。
连带的宋高宗那些臣子,必然也怕是,下场惨烈。
所以陛下要是倒了,他们绝跑不了,可得早做打算啊。
宋宁宗赵扩同样的有点忐忑,这他后世是如何评价的?
当皇帝的,没有人不期待自己的作所作为能够名留青史。
他们的名号,能够千古传诵。
只是一直没有出现过自己,他都以为自己不会上去,可真当上去了,又更是害怕,怕跟他们祖宗宋高宗一样,万人唾骂。
哎。
宋太祖赵匡胤神色更是麻木,他已经接受了是他们宋朝,更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可能要出现昏君了,可没想到一下子出现两个。
不,加上赵构那狗东西,是三个。
虽然这赵惇和赵扩都还没有说,到底是不是昏君,可从辛弃疾这远大的志向,和写的南宋的衰亡就可以看出来,还是君主不作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