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怡今年只有三岁,哪怕她心性大变,都不会有人怀疑,小孩子的性格本来就没定下来;

顾朗直接穿成了皇帝,只要他自己不心虚,不怯场,也没人敢往其他方面去想。

至于说人设崩塌,古往今来多少皇帝从明君变昏君?不稀奇。

那反过来,从昏君到明君也很合理。

好吧,昏君还不至于,原主就是很平庸而已。

如果他平淡地过完这一生,说不定能混个“元”、“顺”之流的谥号,但要说“文”、“武”之类的,那就是做梦了。

说起这个原主,他年号天佑,就称呼他为天佑帝吧。

天佑帝他爹是开国皇帝,他是不受宠的庶子。

他本来能做个富贵闲王,结果其他兄弟闹宫变,自相残杀全噶了,兄弟姐妹中就剩他一根独苗,他登基时只有十二岁。

补充一下,先帝在宫变结束后还能勉强支撑着,知道只剩他之后,一口气没喘上来驾崩了。

而天佑帝也确实没辜负先帝的“期望”——他登基二十年,他除了给皇室留下诸多子孙后代外,就没做过一件能让先帝满意的事,反而处处受制于世家和朝臣。

眼看着邺朝在他手里注定转衰,开国皇帝在地府的怨气化为时空穿越的契机,巨佬顾朗和诗怡来了。

说严谨点,巨佬顾朗和他的挂件女儿诗怡来了(划掉)

他没有急着大干一场,而是先收集各种卷宗,召集近臣谈话,通过交叉对比验证,来确认大邺的真实情况。

别小瞧这一步,能巧妙利用文武百官的不同派别,针对性问话,从细枝末节处推理出被掩盖的真相,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