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始建于旧年历,宣化四年得圣旨翻建,翻建之后护国寺被封国庙,每年冬至日的祭天盛典都会在护国寺举行,排场之大是大周朝最重要的盛会之一。
若非重要时日,官家或是权贵去护国寺不会讲究排场,与百姓同入三殿叩拜,同捐香火钱,没有不同。
相较于护国寺,天慈庵虽然没有护国寺的排场,但这里多受善人追捧,但凡想以钱财救助穷困百姓,亦或有钱却无闲暇时间行善者,皆会把钱财捐到天慈庵。
这里的庵主除了会在皇城内布善施粥,还会组织庵内尼姑定时到周围郡县行善,且在行善时会将写有施主姓名的精美纸笺一并发出去。
受过恩惠的穷苦人,多半会记住恩主姓名,就算不早晚为其祷告,也都会记在心里感激着。
当然,到天慈庵捐香火钱的并非都是善人,有一些做亏心事,亦或赚黑心钱的人也会把钱捐在这里,用来减轻内心里存的那份负罪感。
温宛昨日给了银蝶五百两一张的银票,嘱咐银蝶今日到天慈庵帮她捐香火钱。
银蝶勤快,天才刚亮便从府里出来,行至朱雀大街随便叫辆拉脚的马车朝城外去。
温宛同样叫了辆马车,徐徐缓缓的跟在后面,不远不近。
天慈庵位于城郊,出皇城东门往西,一柱香的时间。
幸而路上车水马龙,温宛的马车跟在银蝶后面也并不是很显眼。
一路无话。
天慈庵外,温宛看到银蝶随人流涌入庵堂时下车,给了车夫二两银子打发走,而后亦随人群跟进去。
天慈庵位于浮玉山脚下,庵内铺着大块拼接的石板,顺着幽幽的石板往上走,两侧开着各种野花,那一丛一簇在阳光下迎风怒放,阵阵花香让人沉醉,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