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经济再次发挥了作用。
视觉奇观打破了观众对于昆曲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芥蒂,而一旦突破了这一层自我限制,很多人就能体会到这个片子的美妙了——李海伦真的在艺术和大众之间做了个平衡,保留住了昆曲的精髓之余,有用歌舞片的技巧,让大家真的能沉浸观影。
《牡丹亭·缘》的资方也不是傻瓜,人家投资这部戏曲电影虽然目的不是钱,但有钱不挣王八蛋!首周三天的票房和上座率拿到之后,他们就意识到可以做点儿什么了。于是第二周开始,就有了主流电影的宣传力度。
宣传主要投放在网络,因为资方意识到真正带动这样一波观影潮的还是年轻人!而且是新一代年轻人,其中多数还是九零后——不同于年纪稍大的年轻人,新一代年轻人更有文化自信,对于一些古老的艺术形式其实是比上一代年轻人更感兴趣的。
这可以看作是‘仓廪足而知礼仪’,国家富强了,国家的年轻人当然就更在意挖掘本民族古老而优美的艺术。过去觉得老土又难懂,现在觉得优雅漂亮,汉服热什么的就可以看作是这一波热潮的小小代表。
“这部电影的成本是多少?”有人好奇。
“不包括宣传什么的,单纯就是电影制作费的话,听说是三千多万吧。”现场导演砸吧了一下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多说了一句:“这次投资人是真的赚翻了!”
“这部戏花钱的地方不多,演员是昆曲剧团出的,能给多少?拍摄周期也短,毕竟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唱戏,人家演员都是常演《牡丹亭》的,好像一周就拍完了。后期制作倒是比较长,因为特效比较多嘛主要花钱的地方也是特效,不过这个戏的特效不是很费钱的那种,所以”
《牡丹亭·缘》的特效很多,几乎每场戏的背景都用到了特效,用来制造那种人在画中的美感。不过便宜也是真的便宜,因为制造的是那种水墨画背景嘛虽然这样说有点儿不专业,但一般来说,确实是特效越精细,越接近真实、越动态就越贵的。
“难怪最近宣传这么舍得花钱了,现在就是纯赚了”大家也跟着啧啧称奇了一番。
大家正说着这些有的没的的时候,杨新泽和程程一起过来,都是来做妆造的。
“咦,吕导也在啊?”杨新泽和现场导演打了个招呼。
现场导演露出一个礼貌而不紧张的微笑:“是杨老师啊,我这会儿没事儿,过来聊聊。”
程程已经坐下,林姐就上前去给她梳头了。男演员的妆造简单一点儿,杨新泽就没那么急,笑着说:“聊什么啊?”
现场导演看了一眼程程的背影,笑说:“聊之前程老师给推荐的一个电影,《牡丹亭·缘》这电影算是爆了——我听说程老师和李海伦导演认识?等等,拍《致命游戏》的话,杨老师应该也认识李海伦导演吧?”
‘李海伦’这个名字杨新泽最近也有听到过,就在半个月前,程程因为李海伦的戏请假的时候。
杨新泽脸上的笑意因为这句话停了一下,然后就不那么自然了:“是认识的,不过李海伦导演没有拍过我。当时在《致命游戏》剧组,他其他时候都是辅佐祖小福摄影的,只有拍程程的时候才是他担大任毕竟,他当时就以会拍女演员在业内小有名气了。”
杨新泽去找导演看程程的‘田月月’时,还是李海伦和他接触的。
当时有些事没有在意,但现在
杨新泽转过头看着程程的背影:“李海伦导演很喜欢程程啊。”
一语双关。
程程‘嗯’了一声,仿佛是不在意。
杨新泽饰演安思北时,通过李海伦的镜头爱上了田月月,事实上,任何一个观众,代入拍摄者的镜头视角看田月月,都很难不为她着迷。杨新泽笑了一下,继续说:“‘田月月’在李海伦导演的镜头下简直绝了”
第111章 青山妩媚(21)
李海伦镜头下的自己怎么样?程程没有说, 至少不想和杨新泽讨论这个问题。
她就坐在化妆台前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点点有古代女子的样子——其实衣服已经穿上了,就是妆容和发型还是现代人的。
“今天的头发很简单啊”林姐笑眯眯的, 手指夹住程程一侧鬓边的头发, 仿佛是千锤百炼过一样的,轻轻一收就有了一个略略鼓起的发鬓。手艺不好的发型师梳这个, 可能要垫一个小发包,林姐就不用了。
一侧做完,另一侧照此办理, 而今天的头发,全部难度也就在这个部分了。剩下的头发就是在头顶结一个发髻, 这个发髻不用一点儿花俏, 想扎丸子头也可以因为最后是要戴冠子的, 而且是能把发髻遮完的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