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公带着无限遗憾和留恋闭上了眼睛,百常安亲自来给他办的白事,那叫一个风光体面。
时间飞逝,这一年卫云旗再次披挂出征,已经八岁卫子俊随父一同前往,另外一起去的还有几个卫家儿郎,卫夫人哭红了眼睛,“小俊才八岁,战场是多凶险的地方,他带着去做什么?”
百福儿在一旁劝说,“阿书和小达都不喜练功,小俊却是不喜念书,对舞刀弄枪很是痴迷,往后是要继承他父亲的衣钵的,将领家的小子小小年纪就上战场也不少,人程将军家的小子五岁就跟着去过了。”
“这上阵杀敌是凶险,他迟早要亲眼见上一见的,现在小还有他爹领着,等以后大了就得要自己去了。”
“武将家的小子都要经受这一关,他亲眼去见过了,以后就晓得要怎么做了。”
话虽如此但卫夫人还是舍不得,百福儿也没说现在的卫子俊能起多大的作用,有了他一起去他爹打起仗来胜算都要大很多。
秦灼灼也在一旁宽慰,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小俊很聪明,又常说以后要当大将军,小叔带着他去看看也好,有小叔护着他定能平安无事的。”
“小俊随军出征,阿书昨晚一夜未睡,说家里现在靠二叔顶着,小俊弟弟还那么小就要出征,他作为哥哥却不能帮助他,只有更加勤勉念书才行,以后和小俊一起扛起这个家。”
“连小达都说要好好念书,以后不偷懒了。”
秦灼灼表示很欣慰,卫夫人哭的更畅快了,等她稳住了情绪才说家里的孩子都是好的,“老大老二相处的好,你们妯娌也不用多说,有你们作榜样,阿书他们兄弟几个自是不会差的。”
秦灼灼得意的笑了,“那是不差,兄弟几个打小一起长大的感情,一文一武相互扶持,小俊的出息是看得见的,阿书也不差,先生都说他是念书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