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远了。”
百福儿笑道:“且在家门口就能卖完,就没有必要运出来啦,且我们家人手有限,开铺子卖糖就算啦,这银子是赚不完的,你们都不晓得,每年开始做糖的时候那就没人能歇着,那火一点燃就得烧几个月,不能熄火,累得不行。”
方柳儿好奇,“你们百家一年要做出来多少斤糖?”
百福儿没说具体的数字,“要看能收到多少甘蔗,甘蔗多糖自然也就多了。”
蔡苗苗娘家也是粮商,也种菜,只要是冬日会花大价钱种些新鲜水灵的菜,看个富贵,但坏账不少,“你们每年出那么多的糖,都能收到货钱?”
“当然。”百福儿告诉她,“我们的规矩就是概不赊账,一手交货一手交钱,所以不存在什么坏账。”
他们在文昌村啊,拿了货的人再不回来了他们找谁收钱去?
“那要是人家要的多,价钱给的合适,只是暂时周转不开呢?”
百福儿摇着她的烤肉串的大蒲扇,“我们的价钱都是固定的,不讲价,周转不开那就等周转开了再来买嘛。”
陶江月笑道:“蔡妹妹你就别问了,那糖做出来根本就不愁卖不出去,多的是人想买,这家给不起钱下家肯定给的起,百家妹妹的意思就是我强我说了算,都得要按照我的规矩来。”
“和我们做其他的买卖不一样。”
几人家里都是经商的,对上场上的事多少是了解的,百家那种买卖可以说可遇不可求,还得要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