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你不用照顾我的。”
“不是照顾你。”张仙玉擦了擦手,“过年了,制糖坊也要给客商送年礼,我正愁今年送什么,你的板鸭和缠丝兔就很好。”
“味道不错,重要的是外面买不到,很适合用来用礼。”
“不过我也有点要求。”张仙玉笑道:“你得要帮我用油纸包好,包的好看些,你也可以在上面打上你的招牌,如果人家今年吃的好,明年就会考虑来买。”
百果儿喜上眉梢,喜滋滋的就应下了,“我这也算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刚刚还在想怎么去卖,转头就卖掉了。”
百福儿纠正了她,“你也是大树的枝丫。”
李婆见一家子这么相互扶持也是开怀,当场就决定晚上将剩下一只兔子和一只鸭吃掉。
说起送年礼李婆又说了起来,“都二十二了,府城的人怎么还没回来?”
张仙玉说了,“说要二十八才回,三叔的药材买卖做的红红火火,又要忙着收甘蔗,娃子们放假后大伯母和三婶都在帮忙。”
李婆心里有了数,心里又踏实了一些。
忙碌的日子过的飞快,转瞬就到了二十八,今日苍溪县很是热闹,先是衙门举办了年市,东西齐全不说还比往常稍微便宜点,逛年市的人多的不行。
然后又有乾元观的祈福道场,各家端公的排场,加上提前出来预热的舞龙队,人群摩肩接踵,欢声笑语,年味已经相当浓了。
百常青等人和文昌村的端公队伍都是在这一日回来的,他们一到整个村子好似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村道上娃子们边跑边笑,狗子们也跟着一起欢喜,排队在作坊领取年礼的人更是喜气洋洋,说笑又是丰收喜庆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