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思来想去,提议来找许盈这个新任县令主持公道。
一来,许盈才是地方官,他来管这些事名正言顺,谁也说不出什么。二来,也是余范觉得许盈和一般的官员不同,他虽然出身士族高门,却奇异的很懂小民的苦处与不公,而且还真的对这种苦处与不公以心比心。
别看历朝历代不乏对普通百姓表达同情的作品,但这些作品中很多都是□□而已。而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往往会流传千古,可这样的作品有多少——觉得多,那时几千年文明积累下的成果!
由此可见,这种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在封建王朝是凤毛麟角!
以许盈的出身和年纪来说,能有这种特质就更罕见了。
刘金刚也知道县里有了新县令,似乎是个好人,做了一些好事,和上任县令不太一样。但他并没有真正见过许盈,且从来印象中的官员都是大户们一伙的,在自己当下的处境与诉求当中并不可信,所以也就没想过通过官府解决问题。
一开始余范提出这个建议时他是迟疑的,但是在余范劝说之下,他对许盈有了一丝信心——他不相信如今的官员,但他总归是相信余范的,不然这个时候也不会来寻求他的帮助了。再者,这个时候他可选的路其实也不多,于是一咬牙就和余范来了县衙后院。
等真正到了地方,刘金刚是很紧张的。
华夏古代的百姓大多不喜欢和官府打交道,一般印象中,平民百姓和官府打交道总不会是什么好事。面对官府,他们总有说不出来的压力。
束手束脚地行了礼,看了一眼许盈,又很快低下了头许盈倒不是一个官威很大的人,一来他年轻,二来他的气场本来就不属于那种很有压迫力的。但刘金刚依旧觉得非常紧张,这既是因为身份的光环,也是因为此时平民看到贵人之后的常见表现就是这样。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2-01 23:56:27~2020-12-03 22:09: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莲子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1章
刘金刚的拘束并不奇怪。
《世说新语》中就有这样的故事,庾长仁与几个弟弟过江入吴时(他们就是东晋时期名重一时的庾氏家族,在江北时属于世家大族,同时也是外戚家族,魏明帝的庾皇后就是出自这个家族),路上在驿站歇息,但此时驿站已经有许多平民百姓在了。
等到庾长仁的几个弟弟进去时,百姓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只当是一样的行路人,所以也没人避开。还是庾长仁走进去,这些老百姓才因为他与众不同的风姿感觉到他们一行并非普通人,于是避让开了。
这个短故事本意是想表扬庾长仁的风采不凡,不仅是与普通人不同,就是在势族子弟中间也是出类拔萃的。但却从侧面反映出来了两个事实,一者,世家高门所谓的‘风度’常常是脱离群众的,常常与同样士族高门以外的人接触,在他们看来是非常令人不齿的。
二者,平民百姓遇到所谓的‘贵人’会下意识避开。
在势族们看来,这种避开是一种尊重,也是其他人为一人风姿所慑的表现,以此自得者甚多!但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讲,真的是这么回事么?这就说不好了。或许其中真的有尊重和为风姿、气势所慑的成分,但更多应该是畏惧。
一个人畏惧另一个人,往往是另一个人可以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变动,而且是不好的变动。平民百姓畏惧士族高门,意思也差不多!
许盈身上并没有太多压迫感,这倒是和刘金刚曾经远远见过的一些贵族不太一样。但许盈身上的另一种气度、与普通人完全不同的东西,还是让刘金刚立刻紧张了起来——就算许盈上辈子是人民群众中的大多数,但这辈子做了这么久的许氏郎君,居移气养移体,‘贵人’的标签还是打了上去。
刘金刚倒不是害怕他,毕竟许盈身上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意味,但面对这样一个明显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也很难寻常视之。
一千多年后的现代,普通人见到地位更高,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也会如此。
但刘金刚到底是很有胆气的一个人,所以很快压下了这一层紧张,组织语言将事情
说了一通:“事情就是如此,小人来见大人,也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许多与小人一样的人。大家都靠勤恳做事讨生活,如今却被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甚至有人因此没命!”
“小人有的时候想,这世上难道就没有公道了吗?许多人受欺压是活该?人死了就这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