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裴庆想了那么多,那也是许盈不会想到的非要说他的三观、想法,其实都是上辈子建立起来的。他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事实上,那个年头,哪怕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讲究福利、保障、国家引导的),很多想法真的就是本能一样!
而一些很有建设性的观点、很有执行可能的政策,也一样是上辈子的耳闻目睹。
他不会知道,他在裴庆眼里,几乎要成为一个‘传销大师’了。
等到听的足够了,许盈他们的讨论告一段落了,裴庆这才走进来,和许盈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袁定之事为师听说了。”裴庆开门见山:“你的想法我也知道
。”
对于裴庆提起的袁定,在场乐叔乔最不给面子,看他鄙夷的眼神就知道了。对于这个暴躁文弱少年来说袁定就是典型来人间凑数的势族子弟!他这种比陈琉那种还不如呢!陈琉那种是不事生产的米虫,他这种就是总是上蹿下跳搞事情的臭虫了!
卫琥也不见得多礼貌,卫·武力值超高·美少年·琥一脸‘就这’?他一直以来就性格高傲,如果不能让他服气,就别想让他放在心上。袁定是汝南袁氏的子弟,这个姓氏很厉害,但在袁定这个人身上,也就是这个姓氏厉害了。
空有家世,本身却无能的势族子弟卫琥见得多了,一向以白眼待之。
“袁定不足为虑,只是从这人起,玉郎你必然落入有心人眼中。”裴庆把话说到了这里,并没有详细解释。而对于许盈来说,不必点透也能明白,他立刻想清楚了其中利害。
不只是许盈,蔡弘毅他们也想清楚了。虽然没有因为这种事慌张起来,却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这般事体,早作打算为好,我替你想了两条出路。”裴庆上下嘴皮子一碰,直接翻出了底牌。
许盈也明白他的意思,在那些想利用他的人真的出手之前,他先做出反应,自然是一切都好。不然到时候人家上门了,就算再有应对方法,也难免陷入被动。
裴庆伸出两根手指,按下一根:“回豫章。”
又按下一根:“出仕地方!”
第226章
许盈也意识到了之后一段时间建邺会不□□稳,而在那样的不安稳中,他恐怕很难独善其身他现在或许已经不再是任人搓扁揉圆的无名小卒了,但就是这样才更加需要注意!真要是无名小卒,那倒是无人在意了!
他只有一个许家嗣子的身份算是有些分量,让人不敢随便动他。这不见得是许家的权势多大,更多是势族之间同气连枝!迫于某种‘潜规则’,有人想对他做什么也得有个底线,不能随便乱来。
至于其他,他一个尚未出仕,又父兄亡故的年轻郎君,确实是没有拿的出手的。
而权势以外,他偏偏拥有不小的名望,甚至可以说是建邺年轻子弟的‘意见领袖’!一千多年后,通过互联网诞生了无数意见领袖,弄得意见领袖都有些不值钱了!但就是贬值到那个份上,一个意见领袖依旧能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而在如今,一个没有任何水分的意见领袖,其中能量大到没有人能忽视!
因为现在的权力游戏里,很多时候就是意见领袖之间的博弈,大家都在谋求更多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力是能够变现为滔天权势和财富的。
正如裴庆提议的,他得主动出击,选个后路了回豫章,又或者出仕地方,听起来都是很好的破局之法。在这么个年代,躲开政治影响的最好方法就是离开政治中心,简单粗暴,但是有用。
这可不是后世,别说是南昌到南京了,就是北京到海口,该躲不开的风暴依旧躲不开。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官员对贵族子弟的压制情况来看,物理距离是可以抵挡强权侵蚀的。
至于到底要选哪一个,许盈也没有犹豫太久,初步定下了出仕地方的决定。
这倒不是因为裴庆介绍了很多出仕地方的选择,几乎是在明晃晃地暗示他要出仕地方。在这之中,有很多是许盈自己的考量。
身为一个势族子弟,不一定非要出仕,但身为嗣子,却是极少有不出仕的!这有点儿像是独生子女,到了年纪之后必然有家长催婚。许盈已经定品了,虽然年纪还小,但在族人眼中,也类似于到年纪要结婚的小辈。
早晚都是要出仕的,拖的太久还要和母亲、叔父一些长辈搞对立,何必呢?他又不是陈琉那样,连‘出仕’两个字都听不得的性格。
不过,许盈的计划里也没有一辈子做公务员的想法,他还想着自己的‘名师计划’呢!在他的规划里,可以做几任之后再寻找空当辞官——说起来很有意思,势族子弟进入官场被认为是‘正途’,除非是有特殊原因,一般都会被催着出仕(显支待遇,至于旁支反而还得去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