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王绾行礼过后说的却是:

“如今天下一统,六国尽灭,疆域如此广阔,王上可有想过该如何治理?”

秦王以为他有什么高见,来了点兴致:

“爱卿有话不妨直说。”

王绾觑了一眼王上的神情,斟酌着开口说起了昔年周武王的故事。

秦王政:……?

你想说的就是这个?

秦王一下没了听下去的欲望,他还当王绾有什么独特的想法呢。要是王绾能提出个更优于郡县制的制度,他倒是愿意细细探讨一番,分封就算了。

不过秦王政也没有直接就撂脸子,他表面上还是很耐心地听着。毕竟是国之重臣,要给一点面子,而且万一王绾能在分封上头说出点不同的见解呢。

王绾看不透秦王的想法,见他没有不耐烦,便以为王上对分封诸子并不排斥。于是他精神一振,觉得有戏。

王绾便放心大胆地说了:

“武王制分封不仅是因为要封赏有功之臣,更是为了便于管理广袤的领土。九州地大物博,天子很难看顾到所有边陲之地。

我大秦的郡县制虽好,却也难免陷入同样的僵局。且六国初定,各地本就容易生出叛乱,倒不如在中原等地维持郡县制、在边境设立封地交由公子们管辖。”

王绾的观点与郡国并行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他提出的实则是一招权宜之计。

因为六国初定天下还不算太平,所以先分封诸子做个过度。而且不是到处封,只在偏远地区封。

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君王自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继续分封还是维持现状。甚至如果想要除国,也不是不能操作。

由于看不透秦王的想法,王绾不敢把话说得太死。他给自己留了余地,自认为进可攻退可守。

扶苏听了半晌,问他:

“诸侯王在封地里大权在握,早已习惯了那样的日子。若是想要削藩除国,可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

一个搞不好又是一次天下一统的战争,到时候那个后果你王绾担当得起吗?

王绾被太子犀利的点评弄得一僵:

“太子殿下言重了,有陛下在,诸位公子怎敢不听从?”

王上能将地封出去,自然也能收得回来。秦王又不是废物周天子,也不是那种会被局势裹挟得被迫退让的君主。

见太子还有话说,王绾率先堵住了:

“莫非太子殿下以为,王上在位之时无法平息边陲动乱,要将诸侯国延续到下一任国君时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