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溪解释了一遍,“下午他就从省城回来。”
秋水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去城里参加竞赛,咱们这村里的小孩哪有什么竞赛,也只有几个村的小学一起考试,她现在有了孩子就想的多,希望家里的条件能越来越好,也能让孩子去城里上学,以后不管能不能上出来,她都算是给孩子一个好的条件了,希望未来的日子能越过越好。
赵树志把账本拿出来递给徐小溪,才又坐下,“就都在这里了。”
徐小溪接过来这个小薄笔记本,一页页的看过去,上面都写的很清楚,日期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最后还有一个汇总,“好,到时候咱们还要买肠衣,还有熏肉的松枝。”不过这些都是她后面要算进去的成本了。
“还有一件事情,明年肯定会要的更多,我建议是要扩大规模,但这个规模要有个章程,你可以雇人,还要□□,只要保证猪是纯粹的粮食猪,还有一个小型的加工厂,后面的一切的制作环节由我来把关,不过不用铺的太大,先慢慢来,循序渐进。”
最重要的是稳扎稳打,把质量保证过关。
赵树志脑子灵活,也敢想敢干,他其实刚刚听到不够的时候就这么想的,但也很明白最大的依靠还是小徐老板的手艺,做的好吃,还有她的销售渠道。
“好,我能行,你放心,把这一批货出了之后,我就跑证,然后把你说的这两样都办起来。”
徐小溪不会让他自己出钱的,既然是合作,那肯定在账上是平均的。
“好,场地就可以放在徐家村,我刚刚过来的时候看见那边还有好些空地,在村里租地价格也便宜,工人的话你自己来把关。”
成本要在可控的范围内。
赵树志跟秋水在一旁边听边点头,他们也觉得行,在村里办出来,这样他们也好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