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早在战国中期的时候,就有天文学家发现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并且总结了其出没的规律。】
【那就是春秋时期的魏国人石申和齐国人甘德。】
【他们不仅测定了121颗恒星方位,还发现了金木水火土的运行周期。另外,甘德对木星的研究最深,甚至还写了一本关于木星的著作,叫《岁星经》。】
春秋的夜空下。
甘德正在高山上观测星空。
为了看星星,他每隔几天都要不辞辛劳的爬一次山,因为这里看得最清楚。通过这些年的观测,他成功的确定了不少的星宿。
有一天,他忽然发现木星——他称为岁星的旁边有一颗光辉呈现淡淡红色的小星星。
甘德不以为意。
但是当天快亮的时候,木星运行到了偏西的方位,它旁边的这颗小星星依然还在,甘德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偶然。
这颗小星星是跟着木星在转动的。
它们俩或许是同盟的关系。
第二天,他又来了,意料之中的,这颗小星星依然伴在木星的左右。
甘德
回家后,在纸上记下来:“单于之岁,岁星在子。与虚、危晨出夕入。其状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是谓同盟。
【木卫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被肉眼所观测到的。因此这条记载的真实性非常的高。而木卫三在天文学上真正被发现并命名还要等到1610年伽利略用望远镜来观测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