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放心,世子妃是个懂礼的,她肯定不会做出违背祖宗规矩的事来,书里的是武后。”朱棣还想说些什么,就听到了天幕的话,忙道:“父皇你听,世子妃真的是个守礼的。”
【历史上的太皇太后张氏拒绝了大臣们的提议,并没有垂帘听政,不过由于朱祁镇年幼,张氏便成了实际上的摄政,她继续任用朱瞻基留下的大臣班底,没有对朝政做出过多干扰。
为人非常贤惠,在世的时候多次打压宦官王振,张氏还在时,王振不敢干坏事,她死后,没人约束朱祁镇,朱祁镇在王振的挑唆下,土木堡之变应运而出。
武则天不是张氏,她才不会放弃唾手可得的垂帘听政机会。】
第152章 一百五十二 一起练兵吧
【武则天捋清大明的情况后, 准备开始着手政务,她发现大明在中央集权上比大唐强太多了,权分六部, 废除宰相, 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
锦衣卫侦缉官民言行,东厂牵制锦衣卫;朝堂上还有廷杖制度,皇帝可以在殿廷杖责官员……
武则天:!!这也太爽了!
别的不说, 就杖责官员这条, 真的不要太爽, 唐朝的大臣上谏不成就爱玩死谏, 皇帝当然不可能担上一个逼死忠臣的名声, 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要么同意,要么就当做没听见, 哪像大明,居然可以在殿廷上杖责官员!!
有种你再敢哔哔试试, 敢哔哔就打一顿的感觉。大庭广众之下扒了裤子打屁股……就算不扒裤子打也是挺没面子的。
还怪爽的, 没少受朝臣气的武则天如是想到。
大明的天下完全是皇帝的一言堂啊!
更别说还把科举制改成了八股取士, 考试的内容是儒学的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许发挥独立见解, 这不就能完美杜绝文人写诗骂人吗?或者写诗内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