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来,倒是他们误国了。
盛世也有太后的一份功劳。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
夸刘娥就夸刘娥,为什么要拉踩大宋所有的皇帝?
就算后世那些皇帝不咋地,但没有他,哪里来的大宋?
拉踩到把他这个开国之君也算进去是不是过分了?
元朝末年
写下《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戏曲的落榜秀才脸色涨得通红,他写的剧本也是从说书人哪里听到的,再加上自己润笔,就成了一出戏。
家贫,书都买不起,他哪里知道什么事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秀才看着身旁的人义愤填膺,咒骂缺德的文人,他本能地往后缩了缩。
还好没有署名。
以后还是不要写前朝的真实存在的人物,免得又踩了雷,被天幕大肆批评。
大秦
秦始皇一直记着那句“皇帝平庸就是原罪”,天幕后来说的内容都不大听得进去。
扶苏平庸吗?不,扶苏并不平庸,可并未达到他的标准。
他死后,扶苏真能坐稳这个位置吗?
秦始皇扶额,他也想要一个能力出众的儿子,女儿也行啊,再不济厉害的儿媳也可以,就像吕雉、武则天、刘娥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