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法家的李斯,对法相当敏感,通过天幕说的几条宋刑统,他已然猜到后世刑法远比大秦律法宽容。
而且书中的包拯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从他审案从不用刑就能看出,李斯虽不认可这种法子,但也不得不敬佩这种人。
在他看来,只要能达到目的,严刑逼供又如何。况且大部分人本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指望他们在不用刑的情况下认罪,无异于天方夜谭。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听得直皱眉:“就这样?”
虽然他对轻功更感兴趣,但这是通敌叛国耶!不查清楚,大宋的皇帝晚上不会睡不着吗?
通敌叛国这种事有什么好说的,该夷三族的夷三族,诛九族的诛九族,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
磨磨唧唧什么,直接把可疑的人全部捉起来,大刑伺候,还怕他们不招?
这般轻拿轻放能镇得住谁?
幕后之人只会变本加厉而不会就此收手。
刘彻心里极其无语,最后化作一句:“这大宋可真无能。”
大臣们:“??”
汲黯不解:“陛下这是何意?”
刘彻指着地图集上的北宋疆域图,“瞧瞧,这宋朝北有大辽,西有西夏、回鹘、吐蕃、黑汗,南有大理,强敌环绕却不思进取,怪不得朝中大臣会通敌叛国呢。”
“若是把周边强敌都消灭了,大宋不就是最强的吗?还用得着担心朝中大臣通敌叛国?”
就像大汉如今的情况一样,会有人想不开去投匈奴或者西域那些小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