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美梦难留,琉璃易碎,大虞朝堂勾心斗角,内外国土风雨飘摇,雪席城处南北咽喉之地,首当其冲。
虞灵帝十七年,边关幽王作乱,与北齐敌军内外勾结,两面夹击雪席城,孤城危在旦夕。
虞灵帝紧急晋白望辰为忠勇侯,令其掌兵退敌,然而小小雪席城那里斗得过南北两方十万大军压境。
白望辰一面坚守城池,一面向朝廷发信求援,可虞灵帝昏聩,国库空虚,根本没有多余的银钱兵马分给雪席城。
看在面子上给的那点援军,还未到雪席城百里内,便被幽王歼灭。
虞灵帝在信中安慰说,他已经为雪席城求了神,拜了佛,祭了天地,相信白望辰将军勇武过人,定能转危为安。
雪席城守将们看完皇帝的信,愤慨万分,直接张口大骂,要白望辰跟着幽王造反算了。
白望辰却苍白着脸,闭目摇了摇头。
虞灵帝这般昏聩无度的君主,不忠也罢,但是北齐与幽王麾下绝不是好去处。
齐国北接魔域,沾染魔族纵欲滥杀风俗,向来有得胜屠城的习惯,更何况是雪席城这一数百年未攻下的宿敌。
一旦降敌,北齐屠刀不会放过雪席城中任何一个人。
白望辰想要死守雪席城,然而城中粮草逐渐耗空,在这样下去,怕是就要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
他到底该怎么办?
守城等死?还是开城遭屠?
明武天王当年不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吗?
这久久不曾相见的名字浮现在白望辰脑海中。
可是他下一刻便意识到,明武天王驰骋沙场数载未尝败绩,勇冠三军,才死战换得雪席城安宁,而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守城将,如何能与他相比。
这是一出死局。
唯有以死才可破局。
时隔二十载春秋,白望辰最终还是回到明武天王像前,向静穆伟岸的金身神像屈膝俯首。
当他被逼上绝路时,才终于明白,跪拜明武天王的人们从来不是真要明武天王保佑些什么。
毕竟明武天王塔,向来是不灵验的。
他们只是需要一座坚固的高塔,支撑起胸中风雨如晦的哀苦天地。
这样才能于人生苦海长河中继续行舟。
这天晚上有中秋赛诗会,然而雪席城中愁云惨淡,参会宾客寥寥无几。
白望辰比兄长善为文,兄长死后,却很多年不曾作诗,但在这场冷清压抑的赛诗会上,他留下了此生最后一首诗文。
……但望霭霭佳人面,应怜匣中碧血刀。
大虞三百二十八年,白望辰书。
宁如英握住他执笔颤抖的手,坚定地向他点了点头。
第二日,他大开雪席城南北城门,迎幽、齐二军入城,献降书。
当夜,宴饮之后,他邀请幽王与北齐主将共同前去明武天王塔祭拜。
北齐主将面色不善,白望辰劝解道,若无明武天王当年诛灭北境九狄,齐国如何能够崛起,明武天王与你我三人,都不是敌人。
身形魁梧的北齐主将这才松了口,与幽王和白望辰一道入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