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江夏郡对这种小买卖管得不严,不至于出来做点小本生意就非要人落商籍,是以各家脑子比较灵活的人都会琢磨点小营生来帮补家用。
她没有她姑姑的种瓜天赋,只擅长捣鼓这些小吃食,所以便挑着担子出来卖这椒盐瓜子了。
平时她都是挑去西陵城赶每月那场嫘祖会的,这次也是听家里男人说府君要带人过来巡诊才改到县城这边来摆摊。
霍善听她说起“王教习”
?[寡妇闻言哈哈一笑,爽快地应允下来。
众人也是啧啧称奇,好事者纷纷过来买寡妇自己做的果脯,积极能为这本全是骂人话的书面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别以为压低了声音说话他们就听不到,他们耳朵灵着呢,都听到府君以后说要买这本书了!
等写成了他们也想买!
这学费,他们出定了!
霍善和府衙门口的人聊了一圈,只觉所有人都挺有趣的。他正要回去看看医学生们的义诊进行得如何,又见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过来,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朝他喊道:“府君!”
霍善转身打量了对方几眼,很快便认了出来,这是他以前坐堂义诊时给看过的患儿父母。
那孩子被爷奶喂了不能吃的东西,急急忙忙送过来的时候人都快没气了。
霍善当时帮忙把这可怜的孩子给治好了,这孩子的情况在后世属于过敏范畴。
古时没有过敏的概念,并不代表没有过敏,比如吹花癣便是春天百花盛开,有的人身上就开始长“癣”,这便是花粉过敏了。
春天还经常伴随着雷暴天气,雷暴会把本来就挺小的花粉振打成更小的颗粒,以至于春天发生雷暴时的小儿过敏的情况更为常见。
至于入口后过敏的情况也并不鲜见,只是没有这种叫法罢了。比如有的人喝酒后不舒服,甚至喝酒后直接人都没了,众人也不会觉得这是酒精过敏,只当他纯粹是不能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