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 章

医汉 春溪笛晓 1128 字 8个月前

那些年正值刘彻尝试贯彻推恩令的敏感阶段,藩王们不敢跟已然大权在握的刘彻叫板,只能暗中拿朝廷派去“夺权”的国相撒气,到了他们的地盘上国相怎么个死法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等到举荐他去当国相的老前辈公孙弘去世以后,董仲舒就赶紧辞官回家闭门养病了。

这次要不是司马迁游说得太好,他又已经“养”了五六年的病,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也没人能说什么。

孔丘听了霍善的话,再一看董仲舒那表情就知道这病不是真病,是董仲舒嫌那职位不好给自己搞了个病退。

他有些不乐,觉得这位当世治《春秋》第一人才五十多岁就称病辞职简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即便已经闲居家中五六年,董仲舒也不过才六十出头,他这个年纪的

时候还调侃自己像个丧家之犬似的被人到处撵。

甚至还跟弟子一起被围在陈蔡之间,为了不让他们去楚国断了他们足足好些天的粮,他只能靠着子路他们挖的野菜填饱肚子。弄得子路很不开心地问他:“君子亦有穷乎?”

君子怎么就不会穷途末路呢?

君子不过是他悉心塑造出来的更容易效仿、更容易实现的士人模范而已。

圣人离普通人实在太远,君子却是可以通过克己复礼实现的,所以他不厌其烦地对弟子讲述君子应当做些什么,不厌其烦地为“君子”这个名称赋予世间一切美好品质。

这样即便有朝一日他孔丘身死道消,世上也还能有千千万万的君子为他们心中的道义奔走。

像董仲舒这种名望这么高,结果年纪轻轻(在孔丘看来是这样)选择窝在家里不出门的做法,孔丘心里有点不喜欢。

霍善还说这是当世治《春秋》第一人!

不过看到董仲舒还特意来江夏这边拜见太子,孔丘又把那点儿不满意给压了下去。

他问董仲舒在家这几年都在做些什么。

孔丘教书育人几十年,问起话来自然得不得了,董仲舒一代大儒愣是没反应过来世上能这么跟他说话的人基本都埋地里了,竟是老老实实地跟孔丘说起

自己闭门读书及著书的事。

两人就着“读了什么书”以及“写了什么书”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