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可若是这样所历非凡,既有一国之君的良策,又有齿序之长的仁和宽宥,更有淡泊明清的心境。

这样的人,真的是能伪装代替的吗?

悬在那写了生辰八字布偶的铃铛还在作响,从何躬行衣袍上一路滑下,直直坠在地面。

年轻阁臣才清醒过来。

他眼里映照着这铃铛,心里也如同明镜般。

澹台衡肯定记得。

能叫之后做了一国之君的嫡长子在寺中清修,甚至被绑上这种毒咒的,只有当时的先帝,只有一个帝王。

他对澹台衡毫无慈爱,对巫蛊之术也深信不疑。

因而澹台衡才写,投将黄泉换作何?

他并不怕死后入黄泉,也并不怕父君让他为幼弟偿命。

想到这里的何躬行心中一涩。他的父君要他为幼弟偿命,他竟还称弟弟“慧极”,性情中的宽宥仁爱可见一斑。

他如此写就,也只是为了如同那位写陛下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大人般,犯颜直谏:巫蛊鬼神,乃祸国之殃。

他怕死后自己换回来的不是幼弟,而是引得国祚衰微的一介妖魔。

哪怕是后来。

后来他与国同日而殇,沉眠数百年,想起幼弟,想起父君,也只有静默许久后的一句:“至亲难得。”

至亲真的难得吗?

可为何幼弟与他君父能父子情深,他却只能做他君父心中幼弟与国的牺牲品?

他为亡国之君死在国中时,才得知自己魂魄受那巫蛊拘束,终岁徘徊不可去时,又是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