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煦自己当然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李家也绝对没有能力拿出这些钱,拿出一次都要将整个李家搜刮的连根草都不剩,更何况康熙南巡这么多次呢。

但是康熙能够把接驾的事情交给他,自然也是因为这其中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

李煦手上拿着织造、盐税、关税三个差事,这三个差事全都是最好贪污的地方,油水最多,是人人艳羡的好差事。

李家经营多年,财富自然不少,但是富裕和实实在在的现银还是有区别的,多少人家富贵之极,手里拿着无数珍宝,任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但是偏偏缺少现银。

而南巡路上的所有花费,从粮食到路费,以及在陆地上的吃住都是极大的花销,万万不可能让皇帝显的寒酸。

皇帝若是显的寒酸,那南巡的目的就大打折扣了。

李煦先是以盐引和织造名额为由像江南各商户要求献金。

盐引本就要花钱购买,而李煦做的就是在此之上要求盐商和布商购买进入场地的资格,以此得到大量现银。

因为不能做的太过分,所以这部分收入实际上是填不上南巡的所有亏空的。

而缺的那部分自然只能由李煦自己补上了,还好康熙也算懂得体恤,不是一味压榨自己的心腹。

他默认李煦在织造和盐税领域的贪污,以填补李家两次接驾的亏空。

但是如今又是第三次接驾,因前两次南巡,李煦早就使出了所有的手段聚敛财富,而这第三次,真的难以拿出银子了,毕竟盐政上再有钱,也不是没有节制的。

若是康熙南巡时间拉的间隔久一些还好说,能够缓过来,可难就难在,南巡太过密集,前两次南巡已经掏空了织造上的钱,经过了李煦多年经营才缓过来一些,把账面填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