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北,你不必担心,这种事在京城的学术圈子是很平常的,况且你的书法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乐风只是帮你宣传而已,只是自古物以稀为贵,到时候价格还是要定高一点,同时数量上加以控制。”

“既然鸣岐你也这么说我就没有顾虑了,多谢两位帮我谋划,寄北感激不尽。”黄寄北真心道谢,他这两位兄弟,着实帮了他不少,真心换真心,他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至交。

“寄北,你这就见外了,我们这关系还要用到谢字吗?”郭乐风说道,纪鸣岐也跟着点头。

“那是我的不是了,明天我请客,给两位兄弟赔罪。”黄寄北说道。

“哈哈,这才对嘛,明天我要吃醉得意的烤乳鸽,黄兄你给我买!”郭乐风叫唤着说道。

“那我要临江楼的蒸鲈鱼,劳烦黄兄了。”纪鸣岐也一脸笑意的说道。

这两个兄弟还真是会折腾人,这两家酒楼一南一北的,他明天可有的跑了。

在郭家几个书法铺子的宣传造势下,再加上酒楼李掌柜的展示,黄寄北渐渐的在京城的书法圈子有了些名声,行书也慢慢的在京城的书法圈有了一定地位。

黄寄北不曾想到,自己的一时兴起之作却触发了大渊书法的一次风格革新。此前在大渊的书法界,楷书一直是书法正宗,本朝楷书极为注重端点转折的提按,讲究章法和谐,结构严谨,甚至连字体大小都要一样。

诚然,这种风格下也催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但时间长了人们难免腻味,渐渐的人们私下里就更喜使用行书,但却一直没能被正统的书法界所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