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兄,你把青麓书院看的太简单了,不瞒你说,当初青麓书院之所以同意对外开放冬日讲学,是因为冬天青麓山大雪封山,根本上不去啊,而朝廷又要求青麓书院必须对外开放,山长才采取了这个折中的方法,若是那么容易,岂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上去了。”李知秋不屑的说道。

黄寄北倒也不恼,自己有求于人,有些委屈就得受着,没必要因此生气。虽听得李知秋这么说,但黄寄北还是想去看看,一股豪情壮志在他心中升腾了起来。

李知秋此人恃才傲物,但的确是有才华,黄寄北参加了两次此人组织的文会,颇有受益。

十几天的时光匆匆而过,放榜的日子到了。这种大事大家是不可能干坐在客栈里面干等的,黄寄北和赵从安一行人一大早就候在了府衙旁的茶楼里。

从这茶楼的二楼望去,正好可以看到官府放榜的地方,故而此时茶楼里挤满了人。赵从安一杯接着一杯的,已经喝完了两壶茶了。黄寄北也感觉到心砰砰直跳,努力了这么久,就等这会了,榜上和榜下,那可是天差地别呀,虽说后年还有一次机会,但谁想再来一次呢。第二次的压力肯定要比第一次大多了,这考一次的成本也要不少呀。

在一众学子的翘首以盼中,官差们拿着榜文出来了,本次考试有两百多人参加,只录取三十五名,前十名为甲等,称为廪生。这竞争可以说是相当激烈了,平均到六个县也就每个县五到六个人左右,所以这不是你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要比别人更好才行。

榜文共两张,其中一张为甲榜。

程远有功夫底子傍身,不一会儿就挤到了前面,片刻后,下面人群中爆发出阵阵高喊。

“中了!少爷你中了!”一位小厮喊得声嘶力竭,涨红了脸。

“啊!我中了!中了!”这位亲自挤进去的学子在找到自己的名字后几近疯狂。

“李知秋!李知秋是这次院试案首!”众人听后都朝李知秋投去了羡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