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皇后听了一愣:“还有呢?万岁爷还说什么?”

“万岁爷就吩咐这一句,怕奴才耽搁,把奴才赶出来了。”吴不服老老实实回话。

皇帝倒是一心只挂着自己,对后宫的美人儿们一以贯之的冷淡。可是女儿总是他的骨血,这个爹当得……皇后转头,步步留意地往门口走。砖面黑,砖缝白,积雪没扫尽。皇后看了眼彤云密布阴沉沉的天,这雪还有得下。

院子外是另一片天。一片白茫茫,雪厚,睿亲王府鲜有人来,偶然几串脚印,不过把雪踩实了,脚印下照旧白,天色暗,不留意看看不见,越发天地苍茫,白的地、灰的天,驳了皮的红墙……地上伏着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着桃红色衣裳的美人,在天地间显得纤细弱小,看得皇后心里一紧。

?

桃红衣的正是杨庶妃。她听见脚步声,揣度帝后来了,更伏下去,脸触在雪地上,中气不足地弱声:“求主子做主。”

皇后走到院子门口,还没往外迈,吴不服抢到门槛拦着:“娘娘,外头雪地……”万岁爷生怕娘娘摔着,刚从廊下走到殿里都不让她自己走,病着也冲出来把她捧进去,奴才们早都瞧见了。

皇后的孕事虽不是秘密,可也没昭告天下;但是这些人精,有的在主子奴才们说话时听了只言片语,有的从蛛丝马迹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吴不服憨直,只知万岁爷不让皇后踩雪地,只管直不楞登拦着。

皇后看看外头的一片白,垂眼瞄了一眼脚尖,收住步子,对院外的人叫了起,又对宝音说:“快去搀起来。到跟前来说话。”

宝音把人扶到跟前,皇后看清了,杨庶妃身后跟着奶娘,似是抱着婴儿的襁褓,远处还有尚乘轿的小太监。皇后心里才稍稍好过些,眼睛看着杨庶妃苍白的脸,说:“本宫侍疾,万岁爷的症过人,所以你生产就没去守着,还顺利吧?”

这句亲切的话一出口,杨庶妃楚楚可怜,眼中垂下两点泪,扑通跪倒在地,膝行到皇后跟前,拽着皇后的斗篷说:“娘娘,谢娘娘关怀,求娘娘给奴才做主。”

宝音忙又来扶杨庶妃,听皇后说:“快起来。天这么冷,刚一天一夜挣出命来,该好好养着。什么紧要话,等出了月子再说不迟。”

天冷,泪出了眼眶就有些白,更显得杨庶妃细腻的白皮透着黄,灵活的一双眼睛,细挺的鼻子,可惜收的急,鼻尖儿潦草些,樱桃唇冻得发白,念叨:“三天后,太后要把奴才的孩子领到慈宁宫教养。”

皇后却在走神,把他孩儿的娘的脸在心里过了过,他喜欢的人都有白白的面孔,细巧的鼻梁……她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她也是。

作者有话说:

这一笔直接伏到番外了。

不知啥时候能写到番外啊……努力努力。

第143章 壹肆叁

皇后按下疑惑, 看了眼奶妈怀中的襁褓,问:“小公主也来了?”做人,不要过于自寻烦恼的好。

杨庶妃转身从奶妈怀中接了婴儿, 手忙脚乱抱在怀里,递到皇后面前。皇后出了名地爱惜皇帝的孩子, 福全自从入了皇后的眼,虽然养在慈宁宫, 但是吃穿用度皆不凡, 因皇后愿意时时用银子贴补他,逢节还帮他做衣裳置项圈金锁。更紧要的是,皇帝本来瞧也不瞧孩子们,自从有了皇后, 听说还曾亲手抱着福全在怀中玩逗。

想到万岁爷的那双手, 修长、白皙, 在床笫间最旖旎, 杨庶妃一阵心热,脸颊飞上两片红云。

龙嗣都该给太后养,争无可争。儿子事关大统,养在宫中,女儿金贵不足,都送出宫外。杨庶妃生养的女儿能养在慈宁宫已是极大的恩典,但凡不送出宫, 她请安时或可见见。这么急齁齁来求皇后,只因攀比佟妃。

佟妃生产时皇后太后都去坐镇,后来又得了阿哥养在膝下的恩典, 到自己这儿, 不光皇后不到跟前, 连为她预备的产婆都给要走一个。

偏皇后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少了皇后的恩遇,皇帝的青眼怕也难。一个小小的庶妃,能给孩子什么,若是拼着产后这一趟,博了皇后的喜欢,哪怕只是让皇帝多抱娃娃两回,以后多念着小公主几次,也就足够了。万岁爷在睿亲王府养病,起初阖宫等着驾崩,后来隐约听说皇帝见好,人人想去瞧瞧,可又没胆量。只有她,给皇帝生了女儿,多么得天独厚的优势,她得抓着机会,无论是向皇帝示好还是博皇后的同情,有一样都不亏。更何况这小婴孩儿这么可人疼。

皇后见杨庶妃把襁褓的包儿送到眼下,无助地朝着宝音看一眼。她想看,从来没见过福临的女儿,她不光想看,还想抱,若是能亲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