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往日裹在层层束缚里的桃儿, 现在仿佛剥了皮儿,柔软滑腻,顶上一个小巧粉红的桃尖儿, 胀着福临的手心儿。

天光熹微的清晨,先有一声鸟儿唤, 惊了春,之后便是无数的莺啼鸾鸣, 一递一响, 娇声裹挟着早上的矇眬睡意,乍醒还昏间,也不知是醒透了还是又晕沉,反而没了那些理法束缚, 只余他对她的喜, 她对他的容, 两人一壁取一厢接, 又一人迎一方送。

福临的胡子重冒出来,扎在金花柔嫩肉圆的下巴上,疼得她吸溜气儿,他听她声气儿乱了,睁眼看她,她阖着眼,两片小扇子般的睫毛, 浓厚地垂在眼下,更显得鼻梁细陡,鼻梁上方的眉心拧个“川”, 额角的碎发里凝着汗珠子, 一大把黑头发散得周身是, 映着肌肤胜雪,晨光幽暗,她周身却蒙蒙放光,像是雾里点了盏原白色的灯笼。

“金花。”他动心地唤她,她一滞,张开眼,桃花眼尖尖的眼角先现出委屈的神色,嘴唇也褶皱起来,她忍不住“唔”了一声。

神思恍惚间,伸着柔嫩的手来摸他的胡子,轻轻说了一声:“怎么这么茬硬。”

他闷着头不吭声,一用劲儿,她就“呜呜咽咽”,随着一呼一吸的气儿抖。

终于承不住,就手挠在他下巴上,跟挠猫儿“呼噜”似的,一边碎声紧着唤:“万岁,万岁。”听得他自己先喘不上气儿来,又怕她背过气去。他俯到她耳边说:“金花,喊朕的名字。”她扭着身儿不肯,他无奈迫紧了她,摁着她虚攥的小拳头,两张汗湿的面孔叠在一处,互相氤氲着对方身上的味道,木香混着甜香,味道的纠纟厘终究及不上两身的羁绊……

早上戴冠的时候,福临盯着金花,竟然无论如何没法把她跟刚刚那个人重在一处,刚那人红着脸,湿淋淋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眯着眼,两颗细小的银牙斜咬着下唇,睨着他不吭声;现在她梳着两把头,头发一丝不乱,脸上敷得白净细腻,香喷喷的,穿着一身绯色的旗装,长裙泄地,正瞪着眼睛,伸着胳膊给他系冠带儿,手指一下一下掠过他下巴,另一样手上的胰子药味儿又扑进他鼻孔里。

“皇后?”他不知道想到什么,脸上一红,拽上她的袖子。

“嗯?这就好了。”她闪着一对亮晶晶的眼睛凑过来,微微仰脸看着他。

他看了眼外头的小太监,低头到她耳边说:“你刚,为什么不喊朕的名字?”唇风就蹭在她耳朵上,话送出去,还没看到她的脸,先看到她耳朵红了。

他,刚穿了吉服,一身炫目的云龙海崖满绣,又戴了秋季的台冠,遮了大半个额头,帽沿儿和冠带儿勾出来一张玉面,浓眉墨眼,悬胆鼻子,不笑自翘的两片薄唇,跟谪仙似的,偏说的全是俗话儿。

她再朝他扬扬脸,他才瞧清楚,她从脸上红到脖子根儿。正瞧着,却不防备她一把搂着他,手在他后腰上扒拉着,隔着重重叠叠的衣裳戳戳他腰窝,坏笑着扬起脸,说:“我不好意思……”

叫他的名字不好意思,对他上下其手却好意思,身体力行,毫不含糊。

慈宁宫。

太后心情大好地对儿子说:“皇儿,予想去南苑住几天,骑骑马,散散心。”是太后想了一天想出来的法子。不好直接问鳌拜和遏必隆两位将军所做所为是不是皇帝授意,更不好问昨日叔王济尔哈朗进养心殿议了些什么大事,万一皇帝驳了她,反而没了转圜的余地;只能试探着离宫,看皇帝的态度。照往常,南方的战事正吃紧,北边也不太平,福临若还依靠她,势必要拦她,或者跟她同行,有事两人就手商议。

结果福临眼皮都没抬,淡淡说:“秋高气爽,皇额娘去南苑住一阵也好,着静妃和谨贵人跟着,替儿子尽孝,南苑若住着顺心,不必急着回来。南方战事正是吃劲的时候,儿子此番先不去。”说完伸筷子夹了块鹿脯,填进口中,细细嚼着不吭声了。

太后听儿子一点拦的意思都没有,心里不是滋味儿,甚至连随扈的嫔妃都帮她定好了,她说“住几天”,儿子却说“住一阵”,不啻欢天喜地把她送走。于是说:“静妃她们倒不打紧,予想着皇后还没去过,主要想带皇后和四贞丫头姑嫂俩同去,在宫里也把她俩拘束坏了。到了南苑也能陪予说说古记儿。”说完对着四贞格格和金花慈爱地点头一笑,“予瞧着她俩也投缘。”太后想试探下,看皇后是不是皇帝的软肋。

四贞格格忙在一旁欢快地点头,干脆地说:“听凭额娘安排。”又伸手去摇摇皇后的袖子。

金花正捏着筷子布菜,听太后这么说,停了筷子,先对太后温顺地一点头,又去看福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