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金花见福临如此,忍不住往折子上瞄了一眼,大约是桂林城破,孔有德殉国之类的。

“孔有德在桂林……。”福临说不下去,把军报收到黄匣子里,一脸严肃问吴良辅,“几更天了?”

吴良辅知他是问太后歇了没,回了一句:“算早。”

福临从榻上起身,说:“走,去慈宁宫。”一阵风似地刮走了,外头廊下的小太监煞时去了一半,热闹了大半宿的坤宁宫静下来。

福临走了,金花松一口气,卸了全身的力,在刚才福临歪着的地方,绵绵躺平。胖大橘就在身边,金花阖着眼睛伸出两根手指揉揉它的脑袋顶,大胖橘在手下“呼噜呼噜”两声。

人松了,小脑瓜没闲着,孔有德?不认识。搜索了阿拉坦琪琪格的记忆,一无所获。不过,满清入关后,南方不平靖,海上还有郑成功,全国农民起义跟开花似的……好像是有那么几个汉将,福临挺看重,封了王,又拜了大将军。孔有德就是其中一位吧?平心而论,福临不算草包皇帝,入关的第一任君主,没点胆识魄力,哪有天下传给康熙帝?可惜就可惜在恋爱脑,兼英年早逝……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闯进来,金花半梦半醒,福临一张俊脸在眼前晃,丹凤眼,高鼻梁,唇线清晰的两片唇……

“表舅舅……”金花梦话似的唤了一句,天大地大,睡觉最大,不想强打精神。

“朕前脚走,皇后都睡迷糊了。”一边说着,一边弯腰打横把金花抱起来,回身儿送进寝殿里间,轻轻放在床上,抚了抚她蓬松的头发,“好好养着,朕得闲儿来看你。”福临把金花安顿了,恋恋不舍在她耳边说。他惦着这宫里除了他没人能抱金花,于是又折返回来。

金花迷迷糊糊,这把好声线,把她耳朵听酥了,她摸了摸微红的耳朵,可惜好形害了好意,金花全没顾上接收他的情意,翻了个身儿,睡沉了。

慈宁宫。

“皇额娘,孔有德全家殁了。”顺治帝见到太后只说了这一句,太后的神情凝重起来。孔有德原是明将,归清后封恭顺王,又封定南王,带着一家老小和孔家军攻至广西,刚打下桂林。如今孔有德殁了,平复不久的西南又动荡起来。

福临亲政后,太后于细节上不便多查问,对孔有德携家眷在南方征战的细节所知不多,如今福临找她商量,她才矜持地细询孔有德一家的详情。

“军报上说,李定国大败孔家军,孔有德只有一个女儿于城破前潜出来了,才十六岁。孔有德手刃妻妾,然后自戕……”福临说着心中翻涌,鼻头酸酸的。

太后听了,心里痛得说不出话来,她随先帝征战半生,依然看不惯生离死别,她原是至情至性的一个人。孔有德一家,委实惨烈。略一掂量:“予收孔有德的女儿做义女,以后就养在宫中,以示我朝厚恤忠烈。至于孔有德怎么追封,全凭皇帝定夺。”太后恐皇帝忌讳,所以前朝大事福临做主,自己只摆布后宫。

二十八日,一道懿旨从北向南而去,折差星夜兼程,接定南王孔有德的遗孤孔四贞格格入宫。

前朝和慈宁宫都因孔有德在桂林的惨局一片愁云惨雾,坤宁宫倒如世外桃源般,欢声笑语。

午后,福临冒着炎夏往坤宁宫去,还没到门口,先听到一声声小女儿的“咯咯咯”的笑声。他也被这笑声感染,弯起嘴角。

下了舆,在门口立了片刻,想起来,是太后命简纯亲王济度福晋,也就是金花的姐姐哈斯琪琪格执侍。太后念着皇后之前想收养简纯亲王的小女儿,加恩福晋携女入宫。上午福晋母女在慈宁宫陪着太后说话,下午太后恩准她们去坤宁宫跟正在养伤的皇后团聚。

眼下坤宁宫是个姐妹局。哈斯琪琪格是亲姐姐,金花是亲妹妹,还有哈斯琪琪格的小女儿,名唤南定。金花一见,想起昨夜的军报,说:“万岁爷想来最喜欢南定,南定南定,南方平定。”

哈斯琪琪格见了礼,跟金花用蒙语说:“偏你会编,嫁给皇上就是不一样,现在竟事事扯到国事上。”

金花拉着姐姐的手说:“姐姐你净笑话我。后宫不得预政。”她读了阿拉坦琪琪格的回忆,姐姐哈斯琪琪格跟她同父同母,两人从小要好。金花一见她就觉得莫名亲近,聊了没几句先卸下心防,当她是至亲的人。可不是?金花在这一世除了阿拉坦琪琪格的血亲,再没其他亲人。

福临来时,南定刚跟金花熟悉了,金花搂着她坐在榻上嘻嘻哈哈,笑做一团。

顺治帝一进殿,这笑声熄了,简纯亲王福晋忙领着女儿跪拜。简纯亲王福晋哈斯琪琪格身怀六甲,顺治帝忙示意小宫女扶住:“致个意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