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帝瞧着叶峥随意问:“这几个月在翰林院,可有按着朕的吩咐学着写青词?”
叶峥心道果然是为此,好在他有准备。
就从怀中掏出迭得整整齐齐的一沓纸展开,自有内侍走过来接,摸索过确定了安全性后呈交给明光帝。
明光帝接过,一张张翻阅起来,这一翻阅又是盏茶时间。
君主都是惯常喜怒不形于色的,叶峥也无法从明光帝淡淡的神情里瞧出他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至于那慢吞吞的动作,古代权贵就是这种做派,无论行动坐卧,越慢条斯理,越尊贵,急赤白脸的那是每日为生活奔波的苦哈哈。
又过了半盏茶时间,明光帝终于看到最后一张纸。
抬起头来夸奖叶峥:“不错,比起那篇神女踏歌里的,这青词倒是顺眼多了,可见进益了,没有辜负朕的期许。”
叶峥也不知道明光帝这进益的夸奖是确有其事还是只客气客气,不过皇上都说进步了,就当是进步了吧。
忙做谦虚状拱手:“多谢圣上夸奖,圣上也晓得,之前臣家贫,那诗词集太贵买不起几本,多是闭门造车,现身处翰林院里,可供学习的书籍汗牛充栋,任臣选看,各位翰林大人也都是热心之人,闲暇时间常肯指点于臣——臣的进步,不敢独自居功,若真有功,也应归于圣上和翰林院各位大人们。”
但凡是人,就没有不喜欢被吹捧拍马屁的,他这既抬了圣上一手,认为是明光帝英明,将他放对了位置,又谦虚地表示功劳是圣上和其他翰林大人的。
一个年轻人,谦逊,不居功,自愿暴露出短处(自幼家贫),应是不会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