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这道题不拗口,翻译成白话就是:历史上朝廷治国,有外重内轻和外轻内重,论如何看待两种国策。

要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白外重内轻和外轻内重分别是什么。

这个外不是说外国,也不是说敌国,而是指地方,内则是说中央朝堂。

所以这道题很明显了,明光帝实际上在问考生们,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这两种治国方式,诸位学子你们怎么看吶?

别的学子怎么看,叶峥不知道,但对学过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叶峥来说,辩证地思考问题已经是他的本能。

既然题目中有外重内轻和外轻内重,自然要分别加以阐述分析。

有了思路,叶峥开始在草稿纸上起草内容。

先分析了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各自的好坏,对民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这两条就用去了一半篇幅。

分析过后,自然要给出结论,或者说侧重点,明光帝问你怎么看,考生就要老老实实说出自己怎么看,不能在明光帝跟前耍花腔,分析了半天就是写不到考生自己的看法,明光帝好歹也治理了几十年的国家,跟前出入的都是天下最顶有才华或顶老奸巨猾的人尖子,考生若对于治国理事没有自己的想法,不拿出点真实的态度,是不可能让明光帝动容的。

但想法,或者说态度,要落在哪一侧呢?

考生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光帝本人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