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人们默默地撤走了城墙上焦黑的尸体,搬开了城门口的火刑架。
仿佛是委婉又别扭地在暗示什么。
他们在心里悄悄地期盼,当浓雾抹开夜色的时候,或许会有一道身影披着斗篷穿过城门。
城门的卫兵会假装没认出来,内城的卫兵也一样。于是再过几个月,圣君兰缪尔又会出现在皇宫前。
彼时他肯定已经得了足够的教训,吃了足够的苦头,并且深深反省。所以那时,看在圣君也曾爱护过子民的份上,人们便大度地宽恕他了……
可是第二天早上,卫兵们愁眉苦脸,冲前来打探的城民摇了摇头。
昨夜没有人进城。
第三天。城墙上那些打斗的痕迹被修补好了,城门外断裂凹凸的土地也被填平了。
人们凝视着渗透了鲜血的砖瓦,沉默地用清水洗去。
他们忽然意识到,那是一位国君为他的城,他的子民而流的血。
纵使那国君做错了事,该受惩罚。那他的牺牲呢,是否也该受到褒赞?
但是没有,那天他们喊叫:“他叛国了,他是人奸!”
想想也知道,怎么可能呢?
只是一时的泄愤,泄愤而已啊。
第四天,城门外出现了用百合、玫瑰与橄榄枝编成的花环,正是昔日的神子在节日庆典上会戴的样式。
王城外的大路,变得平坦、干净,没有一粒硌人的石子。就像昔日的神子出行之前,怀着满腔期待的人们会做的那样。
是城民们在无声地呼唤失踪的圣君
我们不怪你了,你可以回家了。
回来吧。回来吧。
可是,圣君依旧没有回来。
有人开始坐不住了。
他们说,圣君经历了那么惨烈的战斗,又在神殿外跪了三天,淋了雨,铁打的身子也禁不住这样磋磨。会不会是逃亡的半途支撑不住,昏倒在野外了?
还有人说,陛下会不会被流窜的魔族抓住,和俘虏们一起关了起来,此刻正遭受着敌人的侮辱与折磨?
第五天的早晨,城门口出现了上千个平民们。
他们围住了惯例出行搜寻的卫兵,以及眼圈乌黑,面色憔悴的艾登陛下。
“陛下!”有个中年人憋红了脸庞,羞愧地嗫嚅半天,还是说了出来。
“我们……我们去把……把圣君陛下,找回来吧?”
“圣君陛下!”
“圣君陛下!”
秋风渐渐冷了。人们的呼唤飘散在城外,就像红叶飘进溪水。
“圣君陛下,您在哪儿呀!”
“没有人怪您了,您回来吧……”
有些人喊得太用力,嗓子已经嘶哑了,还在拼命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