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京都之中豪门贵女,谁不是为了姑娘从前几年就开始寻摸些好的女婿。若是这几个女孩儿如阿琪那般,一家有女百家求也就算了,可是阿萱与阿兰同是庶女,阿萱还好些,有柳氏与韩誉为她筹谋,总不会十分吃亏。
可是阿兰是这样的性子,又是一个庶女不说,还没有同胞兄弟。
太夫人想着,若是不从前几年就相看起来,怕临时抱佛脚,到时候遇人不淑。
若当真遇到不好的人,那阿兰的脾气,怕不是要被磋磨死。
“母亲也是一片慈心。”河间王妃顿了顿,试探地问道,“要不然,我也帮她瞧瞧?”
“你若是有心自然是极好的。不过也莫要寻摸那些高门大户。”见河间王妃微微颔首表示知道,太夫人便轻声说道,“高门大户,寻常的族人就太多,阿兰的性子软弱,一则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性子,另一则……”她叹气说道,“妯娌之间,姑嫂之间的学问那么多,恐怕她是应付不过来的。若是豪门大族,一个宅院里过日子,她恐怕过不来。若是寻那些新荣之家,我瞧着倒是还好些。”
“新荣之家大多是书香门第,怕是不愿意娶一个庶女。”读书人也是要脸面的,若是为了娶一个庶女却叫人诟病讨好勋贵都乐意娶一个庶女了,这人家也是不干的。
更何况读书人的家里规矩更多,嫡庶更加分明,恐怕还不及豪门勋贵之家宽泛。
“叫我的意思,是叫你寻那些人口简单,家中公婆和睦些的人家儿。人口不必很多,子弟上进,没有什么坏习惯……”
太夫人一边斟酌,一边垂头数着阿兰得嫁到什么人家去不会吃苦,这一连声的数着数儿,别说旁人,就是刚刚自告奋勇的河间王妃都忍不住嘴角抽搐了。她就呆呆地捧着手里的暖茶看着太夫人数着数着,许久过后,太夫人收声说道,“也就这些了,旁的也不挑了。”
“母亲您这还叫不挑了?您这已经挑剔到了极点。”河间王妃耿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