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夏目漱石身上有个毛病,经验主义。这种人广泛存在于世界每个国家,特别是父权主义重的国家。

这个岛国更甚。严格的上下级观念、人云亦云随流大众的麻木群众, 可以说这个国家是最排斥个性的地方,居年长者、高位者, 喜欢用自己的固定的思维, 他们的经验之谈去约束下位者,一旦対方反抗了, 绝大多数人不会先反省自己是否有错, 而是先用强权把対方压下去。

这种方法在这个岛国是非常有用的, 效果拔群。但不适合新政府领导的新国家。

之前也说了,夏目漱石身上有着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影响,像他这种已经算是非常开明的人, 倡导着人就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的人,他的潜意识里、骨子里依旧是个经验主义。

乍一听他前面的话,你会觉得他是个非常勇敢的殉道者, 他仰慕且敬重着结城信一,深信対方是能够给这个国家带来巨大良性变革的人, 但同时, 他却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対方身上的缺点,用自己的方式去给人家下绊子, 还美其名为‘为他着想’‘为国家与人民着想’。

他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乃至于拥护他之人的性命,去做结城信一通往天路的踏脚石,但他……甚至不愿意和结城信一当面対谈一次。

是担心自己会折服于対方,而放弃这种做法吗?

他愿意拿身家性命和一身荣辱去赌, 却不愿意去赌结城信一是万分之一的那个不会被权势熏心而道走偏风的圣人。

因为他自己不是圣人,因为自古以来, 所有被封为圣人的人,其实都不过是被时间美化掉的存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的十全十美之人。

大公无私之人,在私生活中也会有值得世人诟病之处。

私生活干净到让人无可指摘的人,在対外也会存在着瑕疵。

这就是人性。人类的本质就是动物,动物的本能便是用尽一切方式让自己存活下去,即便人类区别于纯粹的动物是拥有理性和感性,但二者占比是不可能达到平衡的。